揭秘蒋介石炸黄河大堤致“89万”人死亡真相

【新唐人北京时间2018年02月08日讯】在中共历史教科书中,国民党最为人所诟病的是,抗战初期为阻拦日军的进攻而炸毁黄河大堤,造成89万人淹死。但大量史料揭露,当年那场黄河决堤,洪水流速非常缓慢,黄泛区人民流离失所有之,但几乎没有一人丧命。

对于这段历史,历史教科书是这么描述的:1938年6月6日,日军占领河南开封,直逼郑州。国民党军遂炸毁郑州花园口黄河堤,但未能阻止日军南下,却淹没了豫、皖、苏44县,淹死89万人,造成大片的黄泛区

但据多方史料记载,当年的国民政府在决堤前是采取了疏散老百姓的措施的,其后亦采取了救助行动。当年花园口黄河决堤,洪水流速非常缓慢,黄泛区人民有流离失所者,但几乎没有一人丧命。

据报,那时还不是汛期,黄河决堤几天以后洪水也只是淹没了小腿,而且放水的时候决口的附近乡镇已经得到警讯,早已撤离,当然可能还有没有撤离的极少数民众。

黄河流域,尤其是中下游一直有“春雨贵如油”的民谣,当时花园口决堤是在6月份,蓄水量不多,黄河中下游一般在麦收以后进入雨季蓄水,到7月底、8月初进入主汛期,不时泛滥,花园口决堤是在6月上旬,还算是麦收时节的枯水期。

所谓的造成89万人殉难之说,均属杜撰。

台湾史料:《1938年黄河决堤史料一组》1997年第3期陈慰儒编撰的《黄河花园口决堤经过》,《河南文史资料》第4辑王果夫写的《花园口决堤记实》,《承德文史》第3辑中的《新8师蒋在珍部参谋雄先煜抗战日记》,《江苏文史资料选辑》第2辑等,均还原当年的真实情况。

5月31日深夜,蒋介石委员长命令第一战区司令长官程潜在中牟县赵口决堤。

6月2日,郑州专员就督促直接受害区中牟县和郑县的县长发放每人5元的“逃荒费”,老百姓于是沿着贾鲁河两岸向西迁徙,一共走了3天才走完。(承德文史》第3辑)

然而,前两次决堤都告失败,原因是此时春末,黄河水量实在太小,自然出槽困难,对堤坝形不成应有的压力。(二档,787.3489卷宗)但日军已经攻陷开封、进逼中牟,于是该地守将新8师师长蒋在珍,决定在赵口向西26公里处的郑县花园口决堤,此时已经是6月7日。

当花园口决堤后,国民政府又发放50,000元用于直接受害区的“急赈”;一周以后,政府又发放200万元用于黄泛区持续性赈灾。

根据事后调查,“6月9日,花园口决堤放水,口门以下4个村庄——邵桥、史家堤、汪家堤和南崔庄、全部冲毁、荡然无存,一直到黄灾结束,这4个村庄再没有恢复。所幸的是,决堤放水时,这4个村的居民因事先知道决堤及时迁避而无一人伤亡”。(《三联生活周刊》,2005)

而时任20集团军总司令部参谋处处长,为花园口决堤的实地主持者和现场亲历人的魏汝林回忆道:“黄河决口成功……灾区人民扶老携幼,均平安逃至平汉路豫西地带,政府分发大量救济金,非但无任何人员伤亡,即猪狗牛鸡,都随人走避,并无损失”。(《战史会刊》,1982.14)

也就是说,当年6月花园口黄河决堤并未造成巨大人员伤亡,反而延缓迟滞了华北日军机械化兵团南下会师的时间表。

那么89万这个数字是从哪里来的呢?根据记载,这个数字包括:黄泛区1938年到1947年十年间因水灾、旱灾、蝗灾和风灾直接、间接死亡和失踪的人数总和,以及黄泛区中日拉锯战中受害而死的中国平民等均包括在内。

2008年大陆《黄花岗杂志》第7期刊载的曾为国民党军官、指挥了决堤全过程的熊先煜的《花园口决堤真相揭密》一文披露,“决黄河之水阻隔强敌”早有议案,其依据是:中共建政后,晏勋甫在其自述文章中谈到,1935年他担任武汉行营参谋长时,便有中日交战时可决黄河之堤将敌隔绝于豫东,藉以保全郑州之议案。

1938年他出任第一战区长官部参谋长时,又和副参谋长张胥行以此计划向程潜建议,程认为可行,遂向蒋介石请示,蒋回电予以批准。此外,冯玉祥、白崇禧等都曾向蒋介石建议放黄河之水制敌。也就是说,在不少人看来,从中日实力对比来看,从纯军事的角度讲,决堤于我有利,虽然会造成严重后果,但应是不得以而为之。

在日军迫近后,熊先煜奉命率部在花园口决堤,因为从地形和时间上而言,这里最为合适。在决堤过程中,日军曾派飞机干扰,并投弹数枚,落于决口附近西南面村庄,炸死炸伤居民十余人,但决堤并未因此而停止片刻,并最终于6月9日上午8时开始放水。

由于国民政府地方政府在移民方面的努力,黄泛区居民无一人伤亡。但黄河水却给侵华日军造成了巨大创伤,日本官方的文件中称,“日军惊恐万状,东奔西突,人马践踏,车、马、人员淹没不计其数”,达到了阻止其南下速度的战略目标。

日本防卫厅防卫研究所战史室编写的《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中提到,日军仅第二军就有7,452人死于洪水。日本大本营陆军部在“日军侵华史长编”中写道:中国军队6月10日左右于郑州东北掘开黄河堤防,使黄河水向东南方向涌出,采取了水淹战术,淹没了自己的广大沃野,形成了经中牟、尉氏、周口、阜阳连接淮河的大地障,给我军行动造成极大困难。

花园口决堤迫使日军暂时止步于平汉路以东,并使国民政府军第一、第五战区在洛阳、老河口立足,与江南诸战区遥相呼应, 从而确保了西北、屏障陪都,有力地支援了抗战。

(记者文馨报导/责任编辑:赵云)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