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时间2018年01月29日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的明十三陵,将实施陵区内的村落整体搬迁。1.5万人直接受影响。1月27日北京两会期间,昌平区长张燕友对媒体透露,十三陵风景区要实行封闭管理,并拟在景区旁建设十三陵门户区。
明十三陵坐落于北京市昌平区天寿山麓,是规模宏大的陵墓群,总面积120余平方公里。葬有明朝13位皇帝、23位皇后、2位太子、30余名妃嫔,自1409年始作长陵,到明朝最后一个皇帝崇祯葬入思陵止,历时230多年。
2003年,明十三陵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陵区面积大,散落文物多,文物保护和利用方面现状堪忧。
据张燕友介绍,当年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时,曾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承诺要搬迁,但这一承诺至今未能兑现。“村民们房子不能翻修新建,也没有其他收入的来源,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受到了很大制约。
按照方案,昌平区拟按照明代87平方公里陵区规模,对陵区周边及神道附近有的现代建筑、村民院落,集中整治、拆除及搬迁,恢复石牌坊、大宫门、神路、七孔桥的主谒陵线路风貌。
对区域内现有的道路进行改道,按史实记载恢复陵区南面原有8公里左右长度的陵墙,与北部山区天然屏障一道,形成十三陵大景区,使其封闭运行。
此外,还将开放更多陵寝。将修缮景区内10个未对外开放的陵寝及其他妃子坟、太监墓等,逐步令十三陵世界文化遗产全面开放。
根据方案,昌平区还将建设十三陵门户区,拟设明文化体验区、故宫文创园和生态社区三大功能区;门户区中的生态社区,主要用于安置十三陵景区内拆迁出来的村民,建设游客集散中心等。
今次十三陵陵区初步确定将搬迁16个村、1.5万人。陵区内村民大多是守陵人的后代,并以陵墓名命名村名。
北京昌平区上次受到关注是在去年底,北京大规模驱逐被称为“低端人口”的外来务工人员,昌平区作为重点清理地区之一,曾引起国际关注。
(记者李蒨蒨报导/责任编辑:赵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