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牛的三个钉子户 抗拆迁敢和皇帝打官司

【新唐人北京时间2017年10月21日讯】钉子户是近代出现的一个词,意指不愿听从政府命令,将自家拆除搬迁的人家。据史料记载,在历史上有三个著名的钉子户不但反抗拆迁,还敢和皇帝打官司,个个牛气哄哄。在强制拆迁不断导致社会事件的今天,值得人们深刻反思。

少林寺抗旨不尊

少林寺抗旨不尊,绝不拆迁。少林寺在中国历史上有着传奇的色彩,少林武僧护卫秦王李世民的典故,人尽皆知。不过,据史料记载,少林寺差点被拆掉,在大唐武德五年(公元622年),当时的唐高祖李渊下令要拆除少林寺。

据说,接到诏书之后,少林寺明确表示自己绝不会拆迁,并依靠自己的战功据理力争,恳求皇帝留下少林寺。最终,李渊默许了少林寺的存在。

嵌在蒋家大院的饼店

在浙江奉化武陵镇有一个“周顺房千层饼店”,他承载着一段历史佳话,反映民国时期蒋介石尊重民众的居住权,在强制拆迁不断导致社会事件的今天,值得人们深刻反思。

蒋介石任中华民国总统期间,一次要扩建自己老家的房子,当时25户邻居纷纷让出了自家的宅基地,只剩下旁边卖千层饼的周顺房没迁,因为周顺房的主人丝毫不买账。

原来,周顺房的主人是老蒋儿时的玩伴,并且两个人是同年同月生的。他让人转告老蒋,瑞元(瑞元是蒋介石的小名)他让我搬,我不得不搬,但我要听他亲口对我说……蒋介石听到后慨叹道,迁不迁由他去吧。于是,在重新修葺的蒋家大院凹进去一角,周顺房有点碍眼的嵌在当中。

有人调侃地说,这周顺房应该算得上是民国最大的“钉子户”了。如今蒋家面临剡溪的大院右侧,还有一个“蒋氏邻居——周顺房饼店”,许多人在参观完蒋氏故居后,都爱到这个店子里买些饼子吃,听说味道不错。在强制拆迁如此盛行的今天,蒋介石先生对“钉子户”如此宽容,真是令人唏嘘。

把国王告上法庭

柏林旁边有个小城——波茨坦,熟知二战史的人可能马上会联想到波茨坦会议和美英苏三巨头。到波茨坦的游客,少不了要去无忧宫看看。靠近无忧宫入口处,一个带风车的大磨坊非常惹眼,看上去与整个王宫建筑并不太协调。这个大磨坊就是德国有名的钉子户,他和国王打了场官司,并且打赢了,留下了这座磨坊。

据说,腓特烈二世成为德国皇帝,于1745-1747年间在波茨坦修建无忧宫作为夏宫。宫殿旁边有一座磨坊,磨坊主格拉文尼茨(Grävenitz)认为,国王的宫殿挡了风,导致风车无法正常运转,于是就将国王告到法院,为此国王豁免了磨坊的租金。

后来,该磨坊被转卖给福格尔(Carl Friedrich Vogel)。因风力不够,福格尔也提出诉讼。国王派人前去与他协商,希望能买下磨房,但磨坊主坚持不卖,几次协商都没成。1787年,国王下令把磨坊给拆了。不料,磨坊主第二天就上柏林法院把国王给告了。

法官问,是先有磨坊还是先有宫殿,回答是先有磨坊。于是,法官认为国王侵犯了磨坊主的私有财产,判决国王必须“恢复原状”,并赔偿拆毁磨坊造成的损失。

国王只好执行,不过他没把磨坊修回原样,而是出资建成三层回廊的荷兰式风车磨房,可能是为了跟无忧宫保持谐调吧。

几十年后,两个人都相继离世,磨坊主的儿子面临着破产的危机,就给自己的“老邻居”小国王威廉二世写了一封信,表示自己愿意将这个磨坊卖给他。

小国王回信好言相劝要他不要卖,认为这已经是“国王犯罪和庶民同罪”的范例,并告诉小磨坊主,要把磨坊作为纪念物,代代相传。落款是“你的邻居威廉”。

并且,小国王还赠送了小磨坊主几千马克,帮他还清了债务。

史上最合作的钉子户

另外来看看袁世凯后人的案例,也很有意味。据袁家宾回忆《我的大伯父袁克定》书中记载,国民党在1928年执政之后,没收了袁世凯在河南的遗产。后来,河南被日军攻占,日军却将被没收的袁世凯遗产、归还给了袁世凯的儿子袁克定。

再后来,日军想购买袁家在河南彰德洹上村的花园,开价颇高,袁克定坚持不卖,日军也只好作罢。

到了中共夺权后,事情就不妙了。袁世凯的孙子袁家诚回忆:上个世纪六十年代。袁家后人赶上“四清运动”。当时,中共政府找袁家诚谈话,对他说:“你们袁家,有十六间房,是十足的剥削阶级,房子要上缴给国家。”

袁家诚一想,中共的天下无处讲理,有啥办法呢?只好交公吧。中共办事人员说:“你同意上缴给国家是吧?那么,请你填写这份《放弃房地产申请书》、我们要你自己宣布:自愿放弃房产所有权、进行交公。”

袁家诚照填了。袁家诚也许堪称“史上最合作的钉子户”,16套房产,说交就交,这“房主”当的窝囊,毫无他爷爷当年的威风。中共要没收你的房产,还要你自己写申请放弃,既可笑荒诞,其残暴的本性也暴露无遗。

(责任编辑:唐颖)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