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一句话让孩子躲过绑架案 这些救命法则很实用

为人父母者都希望守护孩子们纯净的心灵,但如果因此对社会中的“恶”避而不谈,其实无异于当了罪犯的帮凶。教育孩子树立安全意识,教会他们辨识潜在的危险,防范可能随时会发生的外来侵害,是父母和孩子共同的必修课,十分重要。

一条重要的安全法则:成人不会向孩子寻求帮助。

一位名叫乔迪的英国妈妈曾在网上分享保护孩子安全的经验,讲述了自己的孩子差点在自己眼皮底下被绑架的一次经历。

乔迪有四个孩子,事发的那天早晨,她本来要送其中两个较大的孩子去上学,但在出发前,肚子突然疼痛难忍,就只好带上四个孩子一起去医院。

在把两个较小的孩子留给护士照顾后,乔迪把较大的两个留在医院外,并联系了邻居来送他们上学。而邻居在距离医院40分钟车程的地方,所以两个大孩子就坐在医院门口的长凳上等待。

这期间,有三个打扮得很奇怪的大人走上前,其中的一个女人向这两个孩子寻求帮助:“小朋友,我的男朋友藏进了卫生间,能不能拜托你们劝他出来接受治疗,他害怕医生,你们这么做也许能救他的命。”

孩子们毫不犹豫地拒绝了。因为妈妈告诉他们的“家庭安全守则”里有一条就是:正当情况下,成人不会向孩子寻求帮助。

那名女子还没放弃。但就在反复周旋时,邻居及时赶到,把两个孩子安全送到了学校。
  
邻居说,他看到一个男子从卫生间走出来,和三个看起来很奇怪的人驾车扬长而去。事后警察调查监控发现,这几个人就是一起儿童绑架案的嫌疑人。
  
这位妈妈事后在震惊之余,也十分庆幸很早之前她看过一档儿童安全节目。告诫孩子“成人不会向孩子寻求帮助”,就是来自这档节目的建议。

安全,是家长和孩子共同的必修课。


教育孩子树立安全意识,教会他们辨识潜在的危险,防范不知什么时候就可能发生的外来侵害,是父母和孩子共同的必修课。(pixabay.com)

曾有记者和幼儿园“串通”好,测试孩子们对陌生人的防范意识。

第一招,礼品诱惑。大多数孩子眼巴巴地看着五颜六色的糖果、玩具,挣扎犹豫之后还是没上当。测试的第一步失败了。

第二招,假扮熟人。一个孩子听到记者报出了自己父母的姓名,放松了警惕,但还是跑去问老师“能不能和叔叔出去找爸爸”,在老师确认两人是否认识时,小朋友立刻点头说,“认识!”记者在一旁啼笑皆非,明明当天是第一次见。“骗局”成功了一半。

第三招,假装求助。记者用恳求的语气问孩子,能不能帮她一个忙,一起去楼下找摄像叔叔做个采访。到这里,孩子们全军覆没。望着孩子们单纯的眼,记者心情十分复杂。

家长们教导并不一定全都缺席,但问题就在于,当孩子在现实生活中,独自面对各种情况时不能灵活应对,其实就相当于教育不到位。

在前文提到的妈妈乔迪观看的节目中,一位儿童安全专家帕蒂·菲茨杰拉德建议家长,在教育孩子时,不要只是简单地把“危险”和“陌生人”联系在一起。孩子们总有一天需要和陌生人说话,家长们真正应该教会孩子们的是区分陌生人是否可信。

比起陌生人,更需要警惕的是那些即便周围有成人的情况下,也向孩子们寻求帮助的“伪弱者”。

有一位网友在这则故事下面评论道:我一直都告诉我家孩子,主动和你搭话的人永远都比你随机选择搭话的人危险。

当你遇到紧急情况的时候,你可以随机从人群里选一个人寻求帮助,他们大概率上都不会伤害你。但是如果有人主动选择你,那就是真的危险。

除了告诫孩子们远离“形迹可疑”的人,还有网友在下面补充:我经常让孩子警惕“笑面虎”。坏人很有可能假扮成“值得相信的人”,比如警察或者消防员,所以要教会孩子们识别伪装。

“不要和陌生人说话”本身是个悖论,当父母不在身边的时候,孩子们难免会和陌生人有交流,而且在紧急情况下,鼓励孩子们向父母之外的人寻求帮助可能让他们脱离危险。所以,真正应该教会孩子们的是如何去区分什么样的人值得信任,什么样的人可疑。

2016年初,11岁的小学生珊珊自己走路上学,一个陌生男人上前,急切地说自己工作紧迫,想要她帮忙把女儿的作业本带去学校。珊珊没多犹豫,就随陌生男子张某回到其住处取本子,结果被囚禁在房间内。

张某短暂外出后,撞见试图逃走的珊珊,用网线把她勒死并肢解。

接受帮助前先学会警惕


坏人很有可能假扮成“值得相信的人”。所以,除了告诫孩子远离“形迹可疑”的人,还要教会孩子们识别伪装。(pixabay.com)

“陌生人也许就是坏人”的警惕,并不一定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被更清楚地认识。

美国一个20岁的女孩柯林,参加完聚会后没法回家,索性就在路边拦了一辆看起来“靠谱”的顺风车:车里坐着一对夫妻,而且妻子还怀抱一名婴儿。

柯林没想到的是,半个小时后,刚才还在和自己谈笑风生的夫妻俩,把她带到了一个黑巷子里打晕。醒来之后,就是长达7年的虐待和蹂躏。

妻子最后良心发现报警,丈夫被判处104年监禁,但是女孩却患上了斯德哥尔摩综合征——对害她的人产生感情,甚至认同罪犯的行为。
  
孩子长到再大,家长的教育也都是孩子认识世界的第一角度。这角度的科学与否,可能会影响孩子的一生的抉择。

几个防范侵害的应急方案和对策


教会孩子正确判断潜在的危险,远离伤害,就是父母送给孩子最大的保护伞。(pixabay.com)

相比于那些泛泛而谈的安全知识,家长们更应该教会孩子一些切实可行的应急方案和对策:
  
1、“安全口令”谨记在心,只有亲人才能接你。

与其告诉孩子放学后不要和陌生人走,不如和孩子尽早确定一个“安全口令”,只有知道这个“安全口令”的人才能来接他回家。如果真的是有急事不能来接孩子,知道这个安全口令的人才是家长真正托付的人。

2、“过分热情”提高警惕,你的羽翼尚未独立。

要让孩子小心那些“过分热情”或者假装“柔弱”的人,他们有的可能会主动对孩子施予恩惠,有的让孩子“帮个小忙”,但是嘴上抹了蜜的多是“笑面虎”,也没有成年人能有理由向陌生的小孩子寻求帮助。

3、“我不知道”常挂嘴边,隐私信息藏在心间。

不要在孩子的书包或衣服的明显处写下孩子的名字,坏人可能会用孩子的名字来说服他们放松警惕。更要告诫孩子,什么是常规问题,什么是隐私信息,如果真遇到陌生人来问,孩子才能有个分辨。

4、“泳衣下面”不可侵犯,你的身体不给人看。

当孩子长到三岁的时候,应该告诉他们泳衣覆盖的身体部分都是私密的。在公众场合不能裸露这部分身体,他人也坚决不得触碰。如若有任何与触碰、抚摸、亲吻等甚至更过分的行为相关的动作,要告诉孩子立刻制止,跑到公共的安全地带。

5、避开“幽闭空间”,不管面前是明是暗。

正常的情况下,狭小的空间对孩子来说,总是弊多于利,小孩子遇到这种情况会更加无力反抗。所以无论这样的空间布置得是否好看,看起来是否有危险,都要警告孩子,多留个心眼,离那远点。

永远都没有过分的安全保护,伤害一旦造成,就是不可逆的。

为人父母,肯定都希望孩子健康成长。可教育是一场持续的接力,家长在保护孩子的时候,若是也不经常学习,久而久之,就追不上孩子的脚步,更别谈保护了。

教会孩子正确判断潜在的危险,远离伤害,就是父母送给孩子最大的保护伞。

——转自《网易沸点工作室“槽值”栏目》

责任编辑:阿竺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