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新凉处暑秋—— 处暑节气习俗及养生

【新唐人北京时间2017年08月23日讯】处暑是黄历24节气之中的第14个节气,秋天的第2节气。每年的8月23日前后,视太阳到达黄经150°时为处暑。2017年的处暑落在8月23日6时20分。

处暑,是暑气结束的时节。“处”含有躲藏、终止意思,表示炎热暑天结束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古书《群芳谱》说:“阴气渐长,暑将伏而潜处也。”处暑是气温由炎热向寒冷过渡的一个节气。正如古人诗云“一度暑出处暑时,秋风送爽已觉迟。”

中国古代将处暑分为三候:一候鹰乃祭鸟;二候天地始肃;三候禾乃登。

自此日起,老鹰感知秋之肃气,开始大量捕猎鸟类,并且先陈列如祭而后食,古人称之为“义举”。

阳气炽热而催熟万物后自然退位,阴气开始弥漫,秋风渐肃。天地之间万物开始凋零,充满了肃杀之气。古时有“秋决”的说法,即是为了顺应天地的肃杀之气而行刑。《吕氏春秋》上说:“天地始肃不可以赢。”即是告诫人们秋天是不骄盈要收敛的季节。

禾乃登的“禾”指的是黍、稷、稻、粱类农作物的总称,登即成熟,意思是开始秋收。

处暑后,鹰感肃气击鸟而祭,万物收成而祀,都是恭敬天地的表现。


台湾基隆中元节祭放水灯,将水灯头奋力送入海中,烧旺漂远。(中央社)

处暑民俗—— 庆赞中元

处暑前后民间有庆赞中元的民俗活动,俗称“作七月半”或“中元节”。传说七月是鬼门关打开之日,家家户户都会焚烧宝烛以祭奠孤魂作祈福求安之意。民间还会举行普渡布施活动,招致孤魂,活动从七月初一直持续到月底鬼门关结束为止。


台湾中元节放荷花灯。(台湾宜兰市公所)

放河灯

河灯也叫“荷花灯”,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放河灯是为了普渡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民国作家萧红《呼兰河传》中描写了这个习俗:“七月十五是个鬼节;死了的冤魂怨鬼,不得托生,缠绵在地狱里非常苦,想托生,又找不着路。这一天若是有个死鬼托着一盏河灯,就得托生。

布衣采菱

每当新秋,乡间妇女往往身着布衣,泛以菱桶或兰挠,往来采菱。微风拂面,笑语盈盈,荡漾水中,趣味无穷。湖光钗影,素袂云鬓,参差掩映于夕晖之下,更是一道胜景。梁武帝有诗道:“江南稚女珠腕绳,桂掉容与歌采菱。”李白也有诗咏:“菱歌清唱不胜春。”宋代大文豪苏东坡任杭州知府时,曾经招募百姓在西湖种菱,其收益都用来准备修建湖堤。

处暑饮食–吃鸭子

处暑期间的气候特点是白天热,早晚凉,昼夜温差大,降水少,空气湿度低。在这样的环境下,人容易出现口鼻干燥,咽干唇焦的燥症。所以,此时节要注意防燥。

《本草纲目》中记载,落花生炒熟辛香,辛能润肺,香能舒脾,是果中佳品,有着良好的去燥功效。而鸭肉清热,则能生津滋阴润燥。

老鸭味甘性凉,因此民间流传“处暑送鸭,无病各家”的俗语。北京人至今还保留着处暑吃鸭子的习俗,一般处暑这天,北京人都会到店里去买处暑百合鸭以应节。

吃盖浇饭

在古代,处暑是个社日。社日要有祭品,久之形成了一个食俗:吃盖浇饭。米饭放上代表五行的红黄蓝白绿五种颜色的菜,一般是胡萝卜、鸡蛋、柿子椒、木耳、藕,上面盖上勾芡的鸡肉。

同时,处暑之后也要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品,例如新鲜蔬菜和水果。因为维生素能促进体内疲劳时所存积的代谢物尽快排除。蔬菜和水果味碱性食物,其代谢产物能中和肌肉疲劳时产生的酸性物质,使人消除疲劳。

其实大自然早已帮我们安排好,秋天本身就是水果出品的黄金时期,这个时候的苹果、梨、西红柿、橘子、甘蔗都是不错的选择。另外还要多吃含钾的食品,如干果、豆类、海产品等,能维持细胞水分,增强活性,有助于机体恢复生机。


养阴润肺的“冰糖炖梨”。(龚安妮/大纪元)

处暑养生:防“秋乏”

民谚说“一场秋雨一场寒”,“立秋三场雨,麻布扇子高搁起,”是对“处暑”时节气候变化的直接描述。此时,气候变数较大,雨前气温偏热,雨后气温偏凉,易引发人的不适。不少人清晨醒来还想再睡,称为“秋乏”。

俗话说,春困、秋乏、夏打盹。秋乏是人体要休整的讯号,应保持良好、充足的的睡眠,顺应自然之变。另外,可常开窗使空气流动,让秋杀之气荡涤暑期热潮留在房内的湿浊之气。

处暑养生:养阳气

处暑节气之际,天气正处在由热转凉的交替时期,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人体内阴阳之气的盛衰也随之转换。

夏天人的阳气从旺盛的顶点慢慢下降,所以此时养生尤其要注意“养气”,以防到了冬天阳气不足。

俗话说:“春捂秋冻”,用意是让体温在秋时勿高,以利于收敛阳气。因为热往外走之时,必有寒交换进去。但是,夜里外出要增加衣服,以保护阳气。

(记者李倩倩报导/责任编辑:宝来)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