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闻】扶贫“奶酪”大 湘千万资金贪七成

【新唐人2017年08月10日讯】一千万的财政资金就被拔掉677万,湖南湘西的一起扶贫贪腐案“拔毛率”达68%,不可谓不高。随着案件曝光,大陆“假扶贫真贪腐”的扶贫乱象再次引发讨论。

大陆媒体《法治周末》7月下旬报导,作为国家级贫困县的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以“综合治理耕地水土流失项目”的名义,申领到一千万元财政资金,但从项目招标到验收,经过六层“拔毛”后,约677万元涉嫌被骗取,“拔毛率”高达68%;原规划治理的303公顷水土流失面积,最终完成度不足23%。案件涉及省、州、县多个层级干部,24人被立案审查。

而这只是大陆“扶贫腐败”的冰山一角。

据该报导不完全统计,今年年初至今,各地曝光的扶贫领域典型案件就有140起,涉及18个省(市区),主要集中在乡镇基层,手段五花八门。有些地方甚至连小小的扶贫牲口也没能逃脱贪官黑手。

6月初媒体曝光,贵州玉屏侗族自治县一个总数27人的扶贫办,就有11人被查处。

7月30号广东省纪委通报,去年至今年6月底,该省扶贫领域立案1028件,处分超过千人。

31号,黑龙江省扶贫办原主任张希良接受审查。

而据中共国务院扶贫办透露,2016年纪检监察部门共处理1.95万人。

安徽省检察院前检察官沈良庆:“中共目前面临的腐败问题是制度性腐败,尤其是在新极权市场经济的权力市场化和权贵私有化条件下,这种党官僚阶级的制度性腐败全面凸显和恶化,这种腐败是全面的,而非像中共自己说的是局部的,一部分官员的腐化变质问题。它涉及各个层级、各个领域,没有哪一层级,哪个领域可以例外,扶贫领域当然也不例外。”

由于扶贫“奶酪”大,不少贫困户成了官员的生财道具。山东省某村村民收到县里1000元扶贫款,就被村官收回800。

而《南方都市报》曾发表社论指出,政府长期实行假低保政策,不是按照城镇贫困人口实际数量发放低保,而是根据上面下达的指标和关系亲疏发放,导致中国城镇贫困人口中,起码有一半处于无低保状态。

去年8月在甘肃省下辖的国家级贫困县康乐县,就发生过一起因为极度贫困而自杀的人伦惨案。年轻母亲杨改兰亲手结束了四个儿女和自己的生命,丈夫也服毒身亡。事发后大陆资深媒体人郭睿实地走访调查发现,杨改兰生活的阿姑山村的低保名额,分给了该村村书记的亲哥哥和侄子等人。

大陆作家谭作人:“从这一点你就可以看到,为什么国家级的贫困县或者是贫困乡,他们每年要派很多人到北京去,跑步‘钱进’,保住今年贫困县的帽子,它要戴这个帽子才有财政扶贫的基金,才有财政免税的政策,这已经跟县领导的GDP挂上钩了,如果我这个贫困县在你手上把这个帽子丢了,你这个县长可能都当不了。不愿意脱贫,吃国家财政的补贴,然后把这个补贴用到他们的各种开销上面去。”

早在2015年,习近平就曾痛批:发达地区通过工程项目搞权钱交易,贫困地区贪扶贫救济的钱,恶行令人发指!查处惩戒力度还要加大。

不过,现实情况并没有好转。

谭作人:“原因说起来就很简单啦,用网络上一句话就叫‘一党独裁,遍地是灾’。它们执政的目标跟宣传的刚好相反,现在只是打苍蝇打老虎,但是产生苍蝇的粪坑它不去铲除,老虎吃人的环境、大的权力不受监督,这样守着粪坑打苍蝇,只会越打越多。”

大陆作家谭作人表示,中共是用利益武装起来的政党,对老百姓毫无感情。所有中共官员掌握权力,不是为人民服务,而是为人民币服务。

采访/易如 编辑/王子琦 后制/钟元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