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7年06月20日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越来越容易受到高科技的影响,在得到第一个手机时,他们会好奇地整天玩弄,而对互联网的阴暗面没有任何抵抗力。一位父亲曾抱怨说,当孩子在拥有自己的手机之前,家人总能在一起度过休闲时光,但现在却各管各。家长该如何处理这种转变?
据《纽约时报》报导,有些家长会与孩子谈论自由和责任的关系,责令他们上交手机,然后在问题出现时做出回应。但另一些人则试图与孩子签订合同来进一步解决问题。
例如,奥巴马总统夫妇说,他们在女儿12岁时才允许她们有自己的手机,而且只能周末使用﹔在17岁之前不能上脸书,而且米歇尔.奥巴马还经常提醒她们与陌生人交谈的危险性。
在网络上充斥多种合同让父母管理孩子的上网行为。因此有父母制定了一系列上网规定,以便知道孩子在网上的活动。
1. 父母有权威
在媒体教育宣导网站“常识媒体”(Common Sense Media)任职的心理专家乌尔斯(Yalda Uhls)说,父母应提前设定准则:这台手机是我买的,如果你做出了不符合家规的事,我将把它拿走。
这种规定会使父母尊重孩子的界限,但也有权加入他们所注册的任何社交媒体,知道这些网站的密码和谈话内容。
2. 远离手机
夜晚应关闭手机并将它拿走。很多研究也支持这一做法。巴塞尔大学(University of Basel)的一项研究发现,在晚间仍保留智能手机的青少年更爱看视频、短信,睡眠习惯较差,压力也更大。而设定一些行为限制比强制上网时间更容易。
当父母告诉孩子只能在一定时间内使用手机时,他们很难执行。专家建议在孩子放学回家时就把手机放进门口的盒子中,或在吃饭时将电子设备放在桌子中间,包括在餐馆用餐时。
3. “祖母家规”
大家都认为需要保护孩子免遭性骚扰、霸凌或发布不适当的内容。但如何传达这种忧虑?一位家长曾说过,她要求孩子将要张贴的内容贴在冰箱上,必须获得大部分家人的投票才能张贴。还有家长建议孩子:张贴时设想自己在公共场合讲话。
4. 家庭聚会时不允许使用手机
对家庭聚会,每位父母都有不同的规定。有些活动只有10分钟,但也不允许使用手机,这是家人在一起的时间。
还有父母说,每次开车外出时的前20分钟是交谈的时间。过后就可使用手机。有父母将家庭聚会时间写进了合同,例如,每周都会有“无科技活动”,像徒步旅行、汽车、遛狗、钓鱼或野营等。合同中也可包括每周的“电影之夜”。
5.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有时对父母自己也要做出一些限制,例如,孩子要谈话时,父母必须关闭电脑听他们说。
也有孩子增加了另一些规定,像有父母在孩子小时候每年带他们与圣诞老人拍照,而到了他们青少年时仍强迫他们这样做,随后把照片张贴在脸书上。几秒钟后,她14岁的儿子立即从卧室中冲了出来。他们的合同包括一条:如果妈妈想要把我们的照片放上网,她必须征求我们的同意。
──转自《大纪元》
(责任编辑:李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