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裔二代三代之后 跟中国人相比有“四不像”

【新唐人2017年05月17日讯】海外华人华裔)遍布世界各地,由于环境、饮食、文化的差异,各地华裔的后代在形象和气质等方面,和中国人的差距也在不断拉大。外界发现,在欧美等西方国家生活的华裔二代、三代之后,他们的长相、语言习惯,甚至眼神,都跟中国人有着明显的区别,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语言

在欧美国家,老一代的华人,仍然还有自己的文化身份认同,但年青一辈却很困惑。

居住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的陈先生,从广东台山到美国生活已经有30多年了,至今仍看中文电视读中文报纸,但已经生儿育女的儿女们,用中文完整的沟通已经有困难,而第三代就已经非常美国化了。

在英国生活的计算机工程师林先生,和太太都是马来西亚第二代的华人,国语和福建话、客家话都很好,林先生认同自己的华人身份。但他的女儿,却更习惯于讲英语。从小在英国长大的Linda,认为自己只是一个有华裔血统的英国人。

林先生解释说,“我们在马来西亚出生长大,但从小学中文讲华语,亲戚邻居很多华人,但Linda不一样。”

文化

实际上,海外华裔,对自己的国家身份认同也同样困惑。比如在美国,华人有来自中国,有来自台湾,有来自香港,有来自越南、柬埔寨等东南亚其他国家。他们原先的国籍都是中国,但是由于长时间在美国生活,他们在保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和生活特点以外,不得不适应美国当地的文化习惯。

在美国,不同类型的华人之间往来不多,有自己的小区和社交圈子,有自己共同的语言和近代历史。从大陆出来的华人,认为自己是中国人,而东南亚的华人,则称自己是所在国华人,而香港和台湾的华人,往往介于这两者之间。

相貌

一些海外华人发现,在西方国家长时间生活的华裔,虽然也是东亚黄人的外表,但是精神面貌和气质,与真正的中国人相比,差距很大。尤其是生活在欧美的华裔二代、三代之后的长相和身材,跟中国人有明显区别。

比如,生活在欧美的华裔二代、三代,许多年轻人肌肉紧致,阳光大方性格开朗。这应该与后天的饮食、环境,文化修养,家庭教育,还有价值观等有关系。

在西方社会里,常常会听到这样的议论:在跟中国大陆人交谈时,常常给人的印象是他们好像只对与自己有关的事感兴趣,比如学位、工作、工资、绿卡、房子、车等,而其他方面尤其是信仰、人文、精神、礼节、文化和政治等领域的话题就很难展开。

眼神

长期在海外生活的华裔后代,他们的眼神和当地西方人一样,流露出更多的是那种纯真和坦承,几乎见不到自我防范的意识,甚至见到陌生人也毫不警觉。这一点,与中国大陆人有着明显的不同。

不少华人认为,无论到世界任何一个角落,大陆刚出来的华人很容易被一眼认出来。虽然同样是黄种人,但是从大陆人的眼神中,流露出的是疑心重、戒心重,说话、表情、神态等都会表现出一种明显的自我防范意识。

有心理学家发现,初到西方国家的大陆人,哪怕在朋友之间也是常常互相戒备、互不信任,难以推心置腹,功利心较重,给人的印象是自私自利,他们所感兴趣的话题似乎惟独跟自己利益直接有关的事。

还有一些人非常敏感,一说起中共、人权、民主、法轮功、宗教等话题,马上避开不谈,有时甚至会从此敬而远之。如果谁说中共不好,一些大陆人立即火冒三丈,好像说中共不好就是中国不好,并为此拚命辩解甚至争论不休。

究其原因,有分析认为,大陆人的这种本能的警觉,来自于中共历次政治运动,再加上长期的意识形态洗脑,把人变得偏执禁固,不敢接触外面的事物,无论走到哪里都生怕自己受到伤害。只有摆脱中共控制,剥去党文化熏染的这层外壳,大陆人理智、善良的本性才能真正复苏。

(记者李芸报导/责任编辑:赵云)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