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土神州,承传五千年的辉煌文明;悠悠青史,闪耀着道德文明之光。曾几何时,博大的传统文化,鼎盛的国力,加之“礼义之邦”的美誉,如磁石一般,吸引众多国家派遣使节和学者前往观摩学习。中国人的衣食住行、言行举止都成了各国称赞和模仿的对像。周边国以中国为宗主国,敬重钦羡。万国来朝,络绎不绝,盛景无双。
岁月,已将辉煌带走。中华民族,饱受屈辱,苦难深重。近代列强入侵,重创未平,共产红祸再袭,令中土生灵涂炭、华夏文明几近覆灭。今日,我们要如何振国兴邦?千年的传统,又将发挥怎样的作用?
开篇,从联合国说起。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联合国成立。从最初的51个会员国,联合国已经发展到现今的193个,其中174个是民主国家,19个是专制独裁政权,而共产专制独裁国家只剩下五个:中国、北朝鲜、古巴、越南和寮国。
为什么,民主国家会像雨后春笋一样涌现?因为联合国有“住民自决”的原则,所以很多地区的人民,都可以宣告独立、建成一个国家。为什么,大家都倾向选择自由民主的政治体制呢?因为实践证明,一个民主制度,能够给人民、社会和国家带来更多的益处。
那麽,纵观历史民主政治从何而来呢?简而言之,促成民主制度产生的主要是两大战争:美国的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前者推出了“美国独立宣言”,后者发表了“人权及公民权宣言”。宣言把天赋人权、主权在民、民主政治的三权分立,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和制度都完整地建立了起来,因此之后的国家,只要参考这两份宣言,并结合各自国情,依样论述,便可以建立起自己的民主制度。
再进一步回溯,“独立宣言”和“公民权宣言”的思想来源于法国的启蒙运动。启蒙运动被认为是人类思想史上影响力非常大、非常重要的思想运动。在当时的君权时代,神学以权威地位成为为主导思想,作为知识和传统教条的依据。而启蒙运动就是以更符合人性的理性来发展知识,从而解决人类生存的一些基本问题。
或许您有所不知,影响了世界的启蒙运动,其基本思想理念实际上来源于中华传统文化。在16、17世纪时,有许多耶稣会的教士到中国传教。他们学习汉字、研究中国经典,把中国人的知识宝藏翻译成拉丁文、传回欧洲,于是引起了欧洲思想界的大震动。其中1698年访华的传教士巴多明,写下的介绍中国文化的书信,影响了法国启蒙运动学者伏尔泰。故事就是这样环环相扣。
启蒙运动最著名的三剑客是:伏尔泰、孟德斯鸠和卢梭,三人中以伏尔泰的成就最高,被尊称为法兰西思想之父。先贤祠是法国最著名的文化名人安葬地,伏尔泰便葬在里面最显要的位置,并且享有特别大的一个墓室,可见他对启蒙运动的贡献之大和地位之高。
伏尔泰非常崇拜孔子。他把孔子的画像挂在廰堂上,早晚行礼。以下节录伏尔泰的几段话,从中可见中华文化对他的深刻影响。
1、人类智慧不能够想出比中国政治还要优良的组织。
2、中国文化具有理性的特质,在所有民族中,中国是最有信用的价值。
3、西方民族,无论如何格言,如何教理,无可与此纯粹道德相比拟者。孔子常说仁义,若是人们实行此种道德,地上就不会有什么战争了。
4、那个圣人是孔夫子,他的行为清高,是人类的立法者,绝不会欺骗人类,没有任何立法者曾对世界宣布了更有用的真理。
伏尔泰尤其喜欢孔子所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还有孟子说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他把这几句箴言当作座右铭。
下面再回到联合国。1945年,联合国成立时,在总部的大门口竖立了一块石碑,上面刻着孙中山先生手书的、孔子的“礼运大同篇”。西方有学者说,“礼运大同篇”是“人类最早最优秀的人权宣言”。获得这最高级别的称赞词,真是中国人的荣耀啊!
107个字的“礼运大同篇”,字字珠玑。–“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已.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已.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1971年,中共进入联合国后,在1974年要求联合国把石碑移除。这块石碑到现在还放在联合国的储藏室里面。光耀世界的“人类最早最优秀的人权宣言”,居然从联合国的门口被移入了储藏室,实乃中华之悲哀!
中南海的执政者不是提倡“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吗?那是不是应该赶快把石碑移回来呢?
孙中山先生说过,要建设一个现代化的国家,需要有三根大柱子,就是伦理、民主、科学。他说:“中华文化的伦理道德是世界上最好的风范,而民主和科学是欧美的长处”。
民主的源头,其实正在中国。今天,世界上有如此多的民主国家蓬勃发展,中华文化功不可没!中国若要走向民主的道路,何难之有?虽然在科学方面,欧美暂时领先,但是,凭着中国人的智慧和勤劳,我们一定会渐渐赶上。
本来,中国可以成为一个民主国家,爱好和平,续写强盛,继续得到世界各国的敬重。然而,非常不幸的是,中国却沦陷在共产主义的手中。从此,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就落入了深深的苦难与恐怖。(未完待续)
──转自《大纪元》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责任编辑:刘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