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8年12月18日(一说1879年12月21日),斯大林出生在俄国乔治亚一个叫哥里的小城,父母给他起名约瑟夫‧朱加施维里,小名索索。之前他们曾有过三个孩子,但活下来的只有索索。
这是个一贫如洗的家庭,父亲贝索‧朱加施维里是个鞋匠,更是个酒鬼,性格粗暴,经常喝的醉醺醺的暴打儿子和老婆。就是没喝酒时,他对待他们也很粗暴和冷酷。母亲叶卡捷琳娜‧朱加施维里是个虔诚而勤劳的妇女,干过洗衣妇、缝衣妇,还给哥里境况好的家庭做过饭。
索索的童年是和挨打分不开的,他一生下来经常看到的就是拳头、暴力和无情的搏斗。刚生下来的那几年,每逢贝索醉后发疯,叶卡捷琳娜就抱起吓坏了的索索,逃到邻居家。有一天,醉醺醺的贝索竟把儿子举了起来,使劲扔到地上。索索一连好几天尿血。生活在贝索的阴影下,母子俩可谓受尽了惊吓和屈辱。
1890年,索索11岁时,贝索在一次酒后斗殴中被刺了一刀后死去。但父亲的过早去世对这个孩子没有一点影响。索索当年的一个朋友说的没错:“在这个他必须叫父亲的男人身上,他什么也没失去。”
对于唯一活下来的这个儿子,叶卡捷琳娜固然是喜欢的,但索索如果不听话,她照样毒打,以至于过了几十年,当这个儿子成为新沙皇后,见到母亲仍忘不了问她:“为什么你打我打得那么凶?”
因为希望儿子长大后能当一名牧师,1888年9月,叶卡捷琳娜让索索进了哥里的一所教会学校。
在校期间,索索迷上了一本叫《弑父者》的小说。小说讲述了一对叫雅戈和奴奴的乡村夫妇和他们忠诚的朋友柯巴的故事。柯巴沉默寡言,勇敢侠义,坚忍不拔,不但在战斗中令人敬畏,而且在困境中足智多谋,是个理想化的英雄,也是个复仇者。命运使雅戈和奴奴这对夫妇不断分离,而柯巴则用自己的勇敢、清醒、灵活的脑子和能从任何困境中解脱的能力竭尽全力帮助他们。他还加入了反对沙皇在高加索的总督沃龙佐夫伯爵的军队的战斗,最后杀死了叛徒吉尔戈拉。读过这本小说后,柯巴成了索索的榜样和理想化身。他想成为像柯巴那样著名的斗士和英雄,而且他认为柯巴这个人物将在他身上复活。此后,索索就管自己叫柯巴,也不让他的朋友叫他其他名字。他当年的同窗和朋友约瑟夫‧伊雷马什维利回忆说:“当我们叫他‘柯巴’时,他满脸自豪。”就这样,索索变身成了柯巴。
1894年8月,15岁的柯巴考取了第比利斯神学院,成了这所学校的一名学生。
正是在这里,他第一次看到了秘密的政治出版物,其中包括马克思和列宁的书。在一本登记学生品行分数的校方记录薄中,约瑟夫‧朱加施维里这个名字因犯规而记了13次。除此之外,由于阅读禁书他还受到了扣发部分助学金的处罚。
通过阅读禁书,柯巴逐渐得出了必须推翻沙皇这一结论。其实在这之前,他就明白了一件事——像他这样一个出身贫寒的人,在现行制度下,是不可能有远大前途的。所以,必须打倒政府!
在大量阅读政治禁书的同时,柯巴还加入了校内的马克思主义读书小组,并开始涉足校外的社会民主工党地下活动。1898年8月,他成了该党的一名党员。
翻阅校方的记过册,在那里可以找到许多关于柯巴的记载,诸如“读违禁书刊”、“对校方粗暴”和“约瑟夫‧朱加什维利住处被搜查”等等。他好像是在故意招惹校方,让人把他开除出校。
1899年5月,柯巴终于被神学院开除了。关于被开除的原因,多年后斯大林给出的答案是:“由于宣传马克思主义而被东正教神学院一脚踢出。”但根据校方公布的记录,他之所以被除名是因为没有参加那一学年年底的期终考试。
离开神学院后,柯巴成了所谓的“职业革命家”。1901年11月,第比利斯社会民主党组织召开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比利斯委员会,柯巴当选为该委员会委员。会议结束后,他被派往黑海之滨的巴统。
一份警察局的秘密报告客观介绍了柯巴在巴统的活动。报告说:“1901年秋天,第比利斯社会民主党委员会派其成员约瑟夫‧维萨里昂诺维奇‧朱加施维里(前第比利斯神学院学生),去巴统执行在工人中间搞宣传鼓动的任务。由于朱加施维里的活动……社会民主党组织开始在巴统所有各工厂相继建立起来。社会民主党宣传的后果已经在1902年里看到,罗斯柴尔德工厂发生了长期的罢工,街头发生了一些示威游行。”
1903年社会民主工党分裂为布尔什维克和孟什维克两派后,柯巴倒向了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熟悉他的阿尔谢尼泽回忆道:“他崇拜列宁,把列宁神化。他以列宁的思想为生,处处模仿列宁,以至我们戏称他为‘列宁的左腿’。”
对于一门心思要复仇造反的柯巴来说,列宁写于1902年的《怎么办》无异于一剂兴奋剂。列宁在书中鼓吹借助于暴力政变,职业革命家强大的秘密组织可以颠覆现政权。俄国是一个世世代代俯首贴耳的国家,在这个国家只要夺取了政权,社会就会服从。这一切多么合柯巴的心意啊!
很快,柯巴就成了高加索地区一名活跃的布尔什维克组织家和宣传家,他四处奔走,组织罢工、发放传单,为布尔什维克活动募集资金,甚至不惜为此抢劫银行、搞绑架和敲诈。按照柯巴当年的同学和朋友伊列马什维利的描述:“他日益成为列宁在乔治亚的一小撮追随者的领袖。”
──转自《大纪元》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责任编辑:刘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