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6年12月02日讯】近日,陆媒《学习时报》刊发了两篇系列采访稿。采访对像叫王宪平,他是陕西延川县文安驿镇梁家河村人,当年的返乡知青。在采访中,王宪平提到了两个有关与习近平“摔跤”的细节。并透露了习近平的性格特点。
梁家河位于距陕西省北部的延安约113公里的一个山沟里。习近平的父亲习仲勋就是陕西人,在文化大革命期间遭到整肃,习近平也被从北京下放到梁家河参加劳动。刚到梁家河时,习近平才15岁。他在这里呆了7年。
王宪平在接受采访时,回忆了习近平在梁家河7年间的各种往事。第一篇文章中,王宪平讲了当年他们在梁家河干活的场景,他说,在打坝时,习近平的手掌上磨的全都是水泡,第二天再干活,水泡就磨破了,开始流血。但是不管多累多苦,习近平能一直拚命干,从来不“撒尖儿”(延川方言,本意是“耍奸儿”,即偷奸耍滑,偷懒)。
因为干活很苦,所以两三个小时后,他们就坐在地边休息一会儿,期间精力旺盛的年轻人会捉对摔跤,坐着休息的人鼓劲儿。
“有一次,我和近平摔跤,因为他比我小三岁,力气上不如我,又没有什么摔跤经验,一下就被我摔倒在地上。近平虽然输了,但他这个人很倔强,就是不服我,还要和我比试。以后我们又较量过多次,他也没能赢我,但他那股不服输的劲头上来了,一有机会就要跟我‘切磋切磋’。那段时间虽然特别辛苦,但是我们这些年轻娃娃过得很快乐。”王宪平说。
1971年2月,王宪平参加工作,曾担任延川县交警大队协理员,2013年4月退休。在第二篇文章中,王宪平讲述了习近平离开梁家河后的“三次回来”。
第一次是1993年,时任福州市委书记的习近平,到梁家河看望村民们。“他把全村走了一遍,走了几里地的路。”
第二次是2009年11月13日,当时已经是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到延安来考察,但那次因为事务繁忙,他没有到梁家河,而是把王宪平等几个比较要好的朋友都请到了延安,和他一起吃了个晚饭、叙叙旧。
王宪平小名叫“黑子”,习近平在离开梁家河后的多次见面中,也以“黑子”来称呼他。
此次吃饭叙旧时,习近平说:“黑子,这么多年过去了,你还记不记得当年在村里劳动,咱们在寨子沟里打坝,我总是和你摔跤,我每次都摔不过你,但就是不服你。那个时候真开心啊。”
“近平,这事你都没有忘,我更忘不了。那时候咱们年纪都小,但我比你大几岁,你摔不过我很正常啊。不过,我当年要是知道你现在能当这么大的官,我就不敢把你摔地上了!”王宪平回应道。
习近平哈哈大笑说:“你看你这是啥话!”
最近一次回去是2015年2月13日,习近平与夫人彭丽媛一同到了梁家河。
王宪平说:“他这次回来,能叫出来我们每一个人的名字,不光是我们经常联系的人,就是那些四十多年没联系的人,他一见面就能认出是谁,大名、小名也都能叫出来,而且梁家河的每一座山、每一条沟叫什么名,他都记得清清楚楚。”
(记者宋文华报导/责任编辑:王馨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