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教授的北京遗憾 领先研究被斥“国外怎没发现?”

【新唐人2016年10月21日讯】今年2月,美国科学家宣布,人类首次“直接探测到”引力波,引起全球轰动。不过,一位台湾籍教授,最近5年一直在尝试,一种“原创的”,测量引力波的概念,但是,在北京清华大学发展的他,始终无法申请到科研资金,最终落下遗憾。

爱因斯坦100年前发表“广义相对论”时,曾预言引力波的存在。今年2月11号,美国科学家宣布,人类首次直接探测到引力波。科学家预计,物理学对宇宙的认知将因此改变,可能帮助人类了解宇宙的起源。

不过北京清华大学教授程曜认为,这项重大课题,必须多次测量到不同的信号,才能增加研究价值。他一直在探索一种只需几百万元经费,在原子核层面进行的引力波研究。

台湾籍的程曜,是台湾纳米科技的元老,2002年他被中国选为“百人海外专家”,引入北京清华大学任教。

过去5年,他的新型引力波探测概念,经过充分论述和自费实验,逐步发现可行性,论文也先后多次发表。当他向中共控制的“国家科学基金委”,申请科研经费时,3名评审支持﹔一名评审却以“为什么国外没人发现这种方法”等理由,拒绝批复。

外界发现,在程曜创新概念被拒绝的同时,大陆一项沿用现有理论的引力波观测计划,获得了“国家科学基金委”的资助。

程曜质疑:“坚持旧的观念,怎么进步?投反对票的评委,是否和他的计划有利益冲突 ? ”

夏明:“中国的科学体制,在分配经费的时候,往往还是比较强调关系。从国外引入的人才,因为他们的人际关系,没有那些世袭下来的近亲繁殖的人更有关系,可能拿不到最好的经费。体制上有障碍,让这些科学家有时没办法把潜能发挥出来。”

程曜2002年进入北京,多次表示无法适应。2011年他发现清华大学,擅自将他没有公开发表的论文,登在学校的官网。程曜多次沟通无效后,绝食抗议。

他还曾发表文章《救救这些孩子》,感叹“知识的殿堂,不再尊重知识,正是中国高等教育的耻辱”。担忧现行学术体制,会毁掉清华的学子。

而引力波研究受阻后,程曜被迫回到台湾,在同业的道义支持下继续钻研。事件持续引发争议,认为折射出中国学术失去原创动力的部分原因。

新唐人记者林澜纽约报导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