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天韵:好莱坞新片《深海浩劫》观感

取材于真实事件,好莱坞新片《深海浩劫》(Deepwater Horizon)再现六年前墨西哥湾的石油钻井平台爆炸事故,讲述了火海中的生死搏斗以及灾难背后的良知拷问。尽管电影还未开演便预知结局,观众们全都屏息凝神,紧盯着银屏上升腾的烈焰,为剧中人物祈祷。美国灾难片大制作,惊心动魄、扣人心弦。

2010年4月20日,墨西哥湾。在名为“深水地平线”的半潜式石油钻井平台上,126名工作人员照常作业。他们开采的马孔多油井尚未完工,工期拖后,预算超支。租赁此钻台的英国石油公司和负责油井施工的主管意见不和。前者无视安全隐患报告,希望工人尽快赶工。当晚9时45分左右,发生了井喷、爆炸和大火,11人遇难。钻井平台燃烧36小时后沉没,大量石油泄漏,系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漏油事件,也同时造成了区域的生态大灾难。

影片的前半部交待故事背景,铺陈主要角色的身份、性格和人物之间的关系,埋下伏笔,后半部则还原事故的惨烈,把恐怖的井喷、爆炸的巨响和冲天的火光一并呈现。

男主角迈克·威廉士是工程技术部的维修主管。爆炸发生的前一秒钟,迈克正在和美丽的妻子温情对话,后一秒钟,他已被气浪掀翻在地,命悬一线。生命,如此脆弱;命运,难以掌控。死亡的威胁之下,求生的意志,肩负的责任,指引着危机中的人们做出选择。

迈克把一位受伤的同事送到搭乘救生船的集合地,然后毫不犹豫地返回办公室寻找其他同伴。他找到了受伤的施工总管吉米先生,而吉米不顾伤势,回到控制室试图切断钻杆,以阻止灾难扩大。年轻的工人凯勒布主动帮助迈克,二人一起启动了应急发电机。还有一位工人爬上高台、控制住摇摇欲坠的铁架,为救他人献出了生命。影片结尾处,吉米高声点名,却有11个名字无人回应。劫后余生的一百多名工人和监管跪下、祷告。

对生命的尊重,对人性的刻画,历来是好莱坞编导的主要关注点。《深海浩劫》得到了许多观众的肯定。影片的特效十分逼真,悬念感步步加强,观众置身于紧张的氛围,仿佛亲历恐怖的混乱,清晰地感到在困境中突围的压抑。为了还原场景,制片方在路易斯安那州的东南部搭建了实际规模的钻井平台,里面的所有操作仪表都是真实的。据说这是电影史上最大的布景建筑。

著名演员马克·沃尔伯格扮演迈克,并且是制片人之一。马克表示,在事故中丧生的员工应该得到人们的关注和怀念。他特别邀请人物原型迈克·威廉士与剧组合作、确保细节的准确。迈克·威廉士认为,电影抓住了所有必要的元素,很好地表现了员工们的痛苦经历。那一晚,迈克最后一个离开“深水地平线”平台,当时,所有的救生船都已驶离。而迈克不愿意被称作“英雄”,他认为自己只不过尽了职责。

除了点评艺术特色,影评人士还指出重要的一点:在事故的背后,大公司过度注重商业利益的作法值得检讨。在电影里,施工方多次嘲讽英国石油公司的管理人员,只顾“钱,钱,钱”。他们好像守财奴,为了省时省钱,催促工人赶工。

据报道,在实际事件中,英国石油公司和哈利伯顿公司在实施油井水泥工程时,为了节约开支而减少了注入油井的水泥量,导致了油井的安全问题。英石油在调查报告里将大部分责任推给了油井的所有者、瑞士越洋钻探公司,以及负责油井加固的美国哈利伯顿公司,而对于自己的责任,只一句简单的总结:没有正确解读油井的安全测试结果,没能“防患于未然”。越洋钻探公司随即发表声明,指责英石油在油井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作出一系列节省成本的决定,增大了事故风险。在处理该起案件时,美国司法部门对负有直接责任的英国石油公司的职员提出了刑事指控,包括过失杀人罪。最后,英石油以总额420亿美元的赔偿金与原告方达成和解。

在片中,迈克的小女儿以开采石油为题,写了一份课程报告。她把石油描绘成一条恐龙,受到人类和海洋的双重挤压。有观众评说,此段台词最具深意。当灾难从天而降,人类似乎不堪一击,难以招架。浓烟漫天、油井瞬间变成地狱。在电影最后,伴着悠扬的乡村音乐,11名遇难员工的姓名和照片一一闪现。望着他们生前的笑脸,台下的观众沉默无语,在悲怆中反思人生。

──转自《大纪元》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责任编辑:刘旋)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