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6年09月02日讯】寨卡病毒目前在全球超过65个国家和地区蔓延,科学家们在《柳叶刀感染性疾病杂志》最新发表报告称,未来亚洲和非洲,将有20亿人有感染寨卡病毒的风险。
寨卡病毒疫情通过蚊虫叮咬传播,感染后症状与登革热相似,包括发烧、疹子、关节疼痛、肌肉疼痛、头痛等,由于传播该病毒的伊蚊在全世界都可以找到,病毒的爆发很可能会传播到更多国家。
《柳叶刀感染性疾病杂志》发表报告称,未来亚洲和非洲,将有20亿人有感染寨卡病毒的风险。印度、印度尼西亚和奈及利亚是最易感染的地区。
因缺乏医疗资源,菲律宾、越南、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将可能成为寨卡的高发区。
为此,科学家用旅行者人数来帮助他们实现模型中的预测。他们表示有些地区已有该病毒的免疫,这可能降低感染风险。但“大量”人口居住在很难防控、检测和治疗寨卡病毒的环境中。
该研究团队由牛津大学、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和伦敦热带卫生与医学院组成。研究中他们发现影响寨卡病毒传播的以下因素:从南美的寨卡感染区旅行至非洲和亚洲的人数;可传播该病毒的蚊子的存在;用气候来衡量某地区是否处于寨卡爆发的高危区。
目前寨卡在超过65个国家和地区传播。该病毒通过蚊子叮咬传播,近期病毒传到了非洲。
德州大学研究的共同作者泰叙博士(Robert Tesh)警告,目前的防范方法是不够的。“喷洒方法只能影响成蚊,但这样通常不能杀死蚊卵和孑孓(蚊子幼虫)。喷洒灭蚊剂可降低传播,但无法消除病毒。”
这一研究结果8月29日发表在《美国热带医学和卫生期刊上》,实验结果显示,寨卡、登革热和黄热病等病毒可从母蚊传到蚊卵,而每290只幼蚊当中,就有一只从雌蚊感染到寨卡病毒。泰叙博士表示,病毒传给下一代的比例虽然偏低,但考虑到一个热带城市中埃及伊蚊的数量,足以令病毒留在一些城市内,且纵使喷了杀虫剂,也不能杜绝它。
虽然成人感染寨卡病毒只有轻微症状,却会严重威胁怀孕妇女,一旦受到感染,出生的婴儿会患有小头症和其它脑部异常的严重缺陷。
自去年寨卡病毒在巴西爆发以来,已有超过1,800个小头症的病例报告,寨卡病毒及其引发的后遗症已在美洲蔓延。
专家称,随着人们在美洲和世界其它地区的迁徙,夏季是寨卡传播的高峰期。而夏季的高温同样也意味传播病毒的蚊子可以活得更长。
如何抵抗这种病毒的威胁?美国军方采取了多种措施:比如用氯菊酯(Permethrin)来处理制服、在皮肤上涂抹含派卡瑞丁(Picaridin)的防护剂、使用避蚊胺、注意穿戴制服以减少皮肤的暴露,以及使用氯菊酯处理过的蚊帐等等。
这些在蚊子猖獗地区长期工作而获得的丰富经验,很值得家庭在进行病毒防护时借鉴使用。
多层次的组合防御是最佳的策略,军方、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以及国际卫生组织都是这样建议的。拥有内行人一样的知识,并使用这四样东西来武装自己:驱蚊剂、“无形盾”、服装和网。
(责任编辑:赵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