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6年08月31日讯】中国四大国有银行最新公布的半年度年报显示,中国四大国有银行的坏账总额都有所增加。分析人士认为,中国国有银行不良贷款和债券违约数量的增加加大了金融危机发生的风险。
8月30日,法新社援引香港股市当日发布的一份文件报导称,作为全世界资产值最高的银行,中国工商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从去年年底的1.5%上升至今年年中的1.55%。
报导称,四大银行中,净利润最低的为中国银行,为930.37亿元,同比增长2.52%。
虽然四大银行的利润均有所攀升,但它们的不良贷款率也一并攀升。
中国建行上半年不良贷款率为1.63%,比去年末增长0.05个百分点;中国银行上半年不良贷款率1.47%,比一季度末上升0.04个百分点;中国农业银行不良贷款率较年末微增0.01个百分点,达2.4%。
报导指,四大银行不良贷款率均有所攀升的背景是:北京政府试图通过向市场注入廉价贷款的方式来刺激这一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发展。
分析人士指出,靠债务推动的经济反弹可能只是暂时的,不良贷款和债券违约数量的增加加大了金融危机发生的风险。
此前,一位中国银行监管部门的官员对媒体称,在过去三年中,中国所有银行账面上的坏账总额已经超过3000亿美元。
国际货币基金(IMF)今年4月份的“全球金融稳定报告”显示,中国具有风险的问题信贷规模估计高达1.3万亿美元,占银行业对企业贷款的15.5%。
欧洲投资银行里昂证券(CLSA)5月份发布报告称,中国银行业的实际坏账率至少高出官方数据9倍以上,因此而导致的银行业潜在损失超过一万亿美元。
里昂证券中国与香港策略主管郑名凯(Francis Cheung)表示,研究报告显示,中国的坏账率大约在15%到19%,而官方最近公布的这一数据为1.6%。
《纽约时报》曾报导,多年前大陆多行业的国有企业获得大量银行贷款,债务和违约的情况越积越多,导致银行坏账增多。
据报导,目前,中共管理层已经出台了一系列针对不良贷款的政策,包括债转股。也就是说让国家组建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收购银行的不良资产,把原来银行与企业的债权关系,转变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和企业的控股关系。
但一些分析人士担心这样做只会延长那些债务缠身、拖累经济发展的“僵尸企业”的生命。
经济学家吴敬琏曾撰文提到,中国过去有竞争力的产业都不行了,遗留下来大量的“僵尸企业”需要处理,表现为生产效率低、资源配置不当、技术进步比较缓慢、企业创新能力不足。
瞭望智库曾刊文称,遗留下来的“僵尸企业”突出表现在上市公司中,沪深两市近300家“僵尸企业”,占上市公司总数的10%,其中近200家是钢铁、有色、造纸、纺织、船舶、石化、机械、水泥、煤炭等传统制造业企业。
《华尔街日报》报导,仅进入2016年,中国被曝出债务违约的企业已经有22家,是2015年的全年总和,其中很多是国有企业,说明北京可能不会再不顾一切的继续支持这些已经亏损的企业。
里昂证券中国与香港策略主管郑名凯表示,刺激措施正失去效力,大量的债务违约正说明银行坏账在增加。他预计到2020年中国的债务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将高达300%,中国的潜在不良贷款在未来可能上升至20%至25%。
(记者李韵报导/责任编辑:赵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