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6年08月30日讯】新加坡牛车水,也就是当地的唐人街。在这里,你可以找到各种各样的小吃摊。陈翰铭的摊子就在熟食街里,不到2平米。开业8年,只卖一样食物:港式油鸡。客人可以选择配米饭或是抻面。
陈师傅每天10点半开摊,但门口的长龙早在9点半就排了起来。一直以来,想吃一碗他家的香港油鸡饭/面,平均要排队45分钟。如果遇着高峰,排2小时也是有的。但每一个来到他这里的食客,都排得心甘情愿。
陈翰铭出生在怡保得一个小村落。家里务农为生,父母每天忙于养猪、养鸭、种菜。所以陈翰铭很小就开始帮家里做饭。因此,对于食物,他说自己始终有种特别的兴趣和感觉。
所以15岁中学毕业后出来工作,陈翰铭想也没想,就选了去学厨。虽然开的一直是小摊子,但陈翰铭一直很骄傲自己的手艺是当年跟大酒楼里的香港师傅学来的。多年经验、吸收顾客反馈后,他还做了更适合当地口味的改良。新加坡人的口味和香港人不同,本地人福建人蛮多,偏爱味道比较甜,卖相比较黑的油鸡。
面全部是手工抻,加了碱水,让面条更劲道爽滑。米饭用香米,水不能太多,蒸出来颗颗水分饱满却粒粒分明。鸡要选鲜嫩的草鸡,放进香味醇厚的老汤里慢火煨熟。再挂进炉中炙烤,时间火候全凭陈翰铭30年来的经验。烤出来的鸡油光红亮,快刀斩大块,配上饭/面,装盘浇汁。香气勾得人直咽口水。
除了食物好吃,陈翰铭也一直坚持在每个细节上都尽力完善。常年高温湿热的新加坡,熟食摊更是闷热异常。其它店铺的老板大多背心短裤上阵,只有陈翰铭,长年坚持穿一套白色的厨师服。即使是2平米的摊子,当你拿起锅铲,就要有对这份职业和食物的尊重。
2016年7月,陈翰铭突然接到了一个电话。电话里的人邀请他参加21日晚上,米其林在新加坡的晚宴。
因为他的油鸡饭/面,被评为了米其林一星美食。
相关视频:新加坡米其林一星。了凡香港油鸡饭面现场直击
跟香港油鸡一起得奖的,还有一家叫做大华猪肉粿条面的铺子。已经经营了两代人,一碗面大概20元。而陈翰铭的香港油鸡饭/面,还要比大华更小、便宜得更多。
1900年,米其林轮胎的创办人出版了一本供旅客在旅途中选择餐厅的指南《米其林指南》。1926年,米其林开始为餐厅评定星级。
从那以后,被这本红色宝典收录和肯定,成了全世界餐厅的梦想。被称作“监察员”的“美食密探”会悄悄以顾客身份到各个餐厅用餐。而每一家餐厅的评级,都是由N个“美食密探”品鉴,一年12次的造访,米其林总部评审才能最终敲定。
陈翰铭一下子回不过神来,反复跟对方确认。“你们真的是米其林吗?”“不是跟我开玩笑的吧?”“米其林真的会选我这种小摊子吗?”
对方回答他,我们只对你的食物,不对你的地方。
晚宴那天,陈翰铭特意洗净熨平自己的厨师装,和家人一起坐到了领奖现场。站在星光熠熠的人群中央,有些瘦小陈翰铭显得既兴奋又紧张。
看到有高级餐厅的名厨从身后经过,他会小声地跟镜头说,快看,真的是日本高级餐馆的人!就像个孩子一样。
30年前入行时,就有其他厨师跟陈翰铭讲,做这一行,最高的荣誉就是能入选米其林星级餐厅。但在陈翰铭心里,他一直只把这当做是一个遥远的外国奖项,是一个记在心里的激励而已。他从来没想过,有一天,自己的小摊位真的可以成为米其林星级餐厅的一员。
陈翰铭只卖2新加坡元(折合人民币不到10元)一碗的油鸡饭/面,和他身后的各种高级法餐、日本料理一起,站在了米其林星级餐厅的颁奖台上。他说让他最开心的,是“小摊贩”和“中餐美食”可以得到这样的肯定。对于15岁起就放弃升学、开始学厨的陈翰铭而言,米其林就像一所厨艺行业的大学,而今天,他合格毕业了。
把2平米的熟食摊做成了米其林星级美食,陈翰铭没有任何可以取巧的经验。即使只是一碗油鸡,也是永远可以改进,永远学不完也做不完的。陈翰铭说,他最重要的心得就是:不管小贩、酒楼还是大酒店,每一个厨师终究都要老老实实用心来做食物。不论何时,都要当做米其林的“美食密探”正在店里吃饭。
拿了奖的陈翰铭,没有涨价,也没有多开分店。反倒是担心客人因此会排得更久,打算再早一些出摊。那碗红亮喷香的油鸡饭/面,也仍旧还是那样的好味。
就像陈翰铭自己说的,天下没有最好吃的食物,只有最用心的厨师。
(记者王兰综合报导/责任编辑:唐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