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6年8月10日讯】古人的音乐能够感动天地万物,因为他们追求的不是技术,而是乐器与心意的应和,是更高的境界。在《列子·汤问》中有这样的一个故事。
匏巴弹琴,鸟儿闻声在空中飞舞,鱼儿在水里跳跃。郑国的乐师师文听说后,就抛家舍业,去拜乐官师襄为师。他学了三年,还是奏不成曲子。
师襄说:“你可以回去啦!”师文放下琴,叹气说:“我并不是不会调整琴弦,也不是不能弹奏曲子。我所存念的不在于琴弦,所向往的也不在于声音。现在我还不能掌握自己的心意,不能使乐器与心意和谐,所以不敢放手去动弦。请再宽限几天,看看我学得怎样吧。”
不久,师文又去拜见师襄。师襄问:“你的琴弹得怎样了?”师文回答:“已经得心应手啦。请让我弹给您听。”
当时正是春天,他拨动了与秋天相应的金音的商弦,弹奏出代表金秋八月的南吕乐律,悲凉的琴声响起,忽然刮来凉爽的秋风,草木竟也结出了果实。面对秋色,他又拨动起与春天相应的木音角弦,弹奏出代表初春的夹钟乐律,柔和的琴声,引来温暖的春风徐徐回荡,绿树青草开花吐蕊。环境变成了夏日,他又拨动与冬天相应的水音羽弦,奏出代表初冬的黄钟乐律,激越的琴声一起,霜雪交加,河水冻结。他们来到了冬天,他再拨动与夏天相应的火音征弦,奏出代表五月的蕤宾乐律,欢快的琴声中,马上烈日当空,冰雪融化。乐曲将终,他换用宫调来总括四弦,顿时祥和之风徐徐回翔,云气冉冉,清凉甘露从天而降,甜美泉水盈盈涌出。
师襄高兴得拍手顿足,说:“你的演奏太精妙啦!即使是师旷弹奏的清角之曲,邹衍吹出的笙管乐律,也比不过你。他们要挟着琴瑟、拿着笙管来做你的学生了。”
选自《列子·汤问》,有删节。
责任编辑:又容
本文网址: https://www.ntdtv.com/gb/2016/08/11/a12806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