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最具有代表性的文体就是赋。汉赋内涵非常丰富,包含宣化、讽谏、颂美、招贤等。
一般认为,《诗经》是汉赋的源头,汉赋是诗的流变。汉朝在汉武帝手里达到空前强盛,与汉武帝雄才大略相映衬的,是汉赋的成熟。赋大体是表现帝王的功德功业,言辞极富华丽,体制极富宏大,可以“抒下情而通讽谕”“宣上德而尽忠孝”,如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扬雄的《羽猎赋》、班固的《两都赋》、张衡的《二京赋》等,基本上是这类作品。
尤其是司马相如的《子虚》、《上林》赋确立了“劝百讽一”的赋颂传统,奠定了铺张宏博的大赋体制。汉赋自司马相如以后,主要内容都是歌颂王朝声威和气魄,后代的赋家沿用不改,于是形成了一个赋颂传统。
司马相如才华横溢,其作品在他生前就很有影响。据说,汉武帝读他的《大人赋》,有飘飘然凌云而飞的感觉;汉武帝为了保全他的著作,还曾派专人去相如家中收集。司马相如富有传奇性,尤其是与汉武帝的缘分,为后人津津乐道。
汉武帝与司马相如
汉武帝本身就是汉赋大家,对于汉赋作家更是极力招揽,一即位就安车蒲轮征召已经告老还乡的汉赋名家枚乘来京,枚乘不幸死于半路上,又征召枚乘之子枚皋进京“待诏”。枚皋为名家之后,自己同样也是汉赋名家,对司马相如却非常敬重。
《汉书‧枚乘传》附枚皋传记载:“皋赋辞中自言为赋不如相如。”一时之间,汉赋名家如东方朔、枚皋、严助、司马相如等,均聚集到汉武帝身边,获得重用。国家有什么大事,如巡狩封禅、游猎宴飨,汉武帝便让这些汉赋名家作赋以彰显其事。
汉武帝与司马相如的缘分就是从赋开始的。
据司马迁《史记》记载,“居久之,蜀人杨得意为狗监,侍上(汉武帝)。上读子虚赋而善之,曰:‘朕独不得与此人同时哉!’得意曰:‘臣邑人司马相如自言为此赋。’上惊,乃召问相如。相如曰:‘有是。然此乃诸侯之事,未足观也。请为天子游猎赋,赋成奏之。’上许,令尚书给笔札。相如以‘子虚’,虚言也,为楚称;‘乌有先生’者,乌有此事也,为齐难;‘无是公’者,无是人也,明天子之义。故空借此三人为辞,以推天子诸侯之苑囿。其卒章归之于节俭,因以风谏。奏之天子,天子大说。”
这里是说,蜀人杨得意担任管理皇帝猎犬的官员,得以侍奉汉武帝。有一天,汉武帝无意间读到《子虚赋》,不禁拍案叫绝,大为赞赏,他以为能写出这样好文章的人可能已经作古,遗憾不能与作者一席谈,以“独不得与此人同时”为恨。
汉武帝身边的杨德意马上说:“陛下,写这篇赋的人是臣的同乡司马相如,现在成都闲居。”
汉武帝听了又惊又喜,马上派人召司马相如来京。司马相如到了京城之后,汉武帝接见了他,问他《子虚赋》是不是他写的。司马相如回答说:“是的,《子虚赋》正是臣写的。不过,那是写诸侯的事,并没有什么了不起。若准臣陪陛下游猎,臣可写出天子游猎赋献给陛下。”
汉武帝让尚书赐给司马相如笔和简帛,安排住处,给以礼遇。第二天,汉武帝带司马相如等人去上林游猎。
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武帝始换上戎装,率领大队人马去长安城西南一带打猎,吾丘寿王为之规划区域界限,扩大上林苑,为天子游猎行乐之地。
司马相如亲眼见到天子游猎的场景,不久就写出了《上林赋》,呈献给汉武帝。《上林赋》内容上与《子虚赋》相衔接,但更见风采,其题旨是以“子虚”为空言虚语,用来称说楚国之美;“乌有先生”,意思是“哪有此事”,用来替齐人诘难楚国;“无是公”,即没有此人,用来阐明天子的道理。这三个人物,互设问答,彼此唱和,纵横铺写,凭空假藉这三个人做文章,用以推想天子、诸侯的苑囿游猎之事。赋的末尾一章归结于节俭,用以讽谏天子。汉武帝读了,十分高兴,封司马相如做了郎官(帝王的侍从官)。
《子虚赋》与《上林赋》,在被编入传世《文选》时,被合成一篇,名为《天子游猎赋》。王世贞《艺苑卮言》称:“《子虚》、《上林》材极富,辞极丽,而运笔极古雅,精神极流动,意极高,所以不可及也。”
司马相如从武帝到长杨宫打猎,目睹武帝登山涉水,率先追逐野兽,即上疏劝戒,认为这样做很危险,应避免不测之祸,“虽万全无患,然本非天子之所宜近也。”武帝读过《谏猎书》后,既夸赞司马相如以情相谏,又将其作为美文欣赏。
据班固《汉武故事》记载,司马相如与汉武帝关系密切,好到可以商量交换文思:“上少好学,招求天下遗书,上亲自省校,使庄助、司马相如等以类分别之。尤好辞赋,每所行幸及奇兽异物,辄命相如等赋之。上亦自作诗赋数百篇,下笔即成,初不留意。相如作文迟,弥时而后成,上每叹其工妙,谓相如曰:‘以吾之速,易子之迟,可乎?’相如曰:‘于臣则可,未知陛下何如耳?’上大笑而不责也。”
中国历代皇帝中,汉武帝的文章可以称得上非常出色。他的诗作《瓠子歌》、《天马歌》、《西极天马歌》、《李夫人歌》、《思奉车子侯歌》、《柏梁台诗》等等,气势磅礡,颇有王者之气,被徐祯卿《谈艺录》誉为“壮丽鸿奇”。《秋风辞》影响很大:“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汉武帝是西汉唯一一位有辞赋作品传世的皇帝。《汉书‧艺文志》载:“上所自造赋二篇。”颜师古注云:“武帝也。”这二篇赋中的一篇应是《汉书‧外戚传》载录的《李夫人赋》,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悼亡赋的开山鼻祖。明人王世贞以为其成就在“长卿下、子云(杨雄)上”(《艺苑卮盐》)。@#
──转自《大纪元》
责任编辑:王馨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