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人:【神韵遍九州】丝竹雅韵 坚毅吴越

吴越源于先秦时期的吴国与越国,今以“吴越”泛指以太湖流域为中心的江浙沪等地区。据史料记载商朝末年泰伯立吴国,到了春秋末期吴王阖闾执政,阖闾得到伍子胥及孙武的辅佐,大败楚齐,成就了春秋霸业。越国始祖为夏朝君主少康的庶子无余,初其国处扬州之地,《尔雅•释言》有云:越,扬也。后越王勾践卧薪尝胆,重用谋臣范蠡与文种,公元前473年,越王勾践破吴都,吴王夫差自尽,遂吴越两国一统于越。

在灭吴称霸之后,越国重臣范蠡却功成身退,飘然隐去,浮海入齐营生。他定居于齐国的陶,故称陶朱公,后世尊称他为“商圣”。范蠡曾写信劝诫文种隐退,他说道:“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文种不信其言,日后果然被勾践所杀。

范蠡能谋事成功,看人精准,为贾巨富,这绝非偶然。北魏李暹作《文子注》曰:文子,姓辛,葵丘濮上人,号曰计然,范蠡师事之。本受业于老子。据记载文子常游于海泽,越大夫范蠡尊之为师,授范蠡七计。范佐越王勾践,用其五而灭吴。可见范蠡是老子的嫡传徒孙,深受老子道家理念的影响,他骨子里透露出一股道家超然于世的仙气与智慧。而越王勾践能卧薪尝胆十年也深受范蠡影响,这种神传文化的坚毅已被吴越儿女世代相传。

至东汉末年,孙坚为讨伐董卓,数次同董卓军队正面交战且重创董卓,最终孙坚挥兵收复洛阳。公元191年四月,孙坚攻打荆州,战死于岘山之中,孙坚勇挚刚毅受到世人敬仰。其后孙权继父兄遗志开创吴国,史称孙吴。此后三国归晋,317年西晋灭亡后,司马睿在建康(今南京)重建晋朝,史称东晋。高雅、脱俗的世族文化与玄道佛学在两晋,尤其是在东晋得以蓬勃发展,又一次丰富了中华神传文化的内涵,这也是吴越丝竹文化具有婉转、清晰、高雅和出尘之独特雅韵的源泉。

到魏晋中国道家仍没有能将丹鼎、符箓与方术统一于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的著作,但葛洪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切。葛洪,号抱朴子,丹阳句容(今属江苏)人,世称小仙翁,是东晋著名道教理论家、炼丹家和医学家。

他著述的《抱朴子》系统阐述了道家修道理论和炼丹方法,给很多人揭开了修道成仙的神秘面纱。葛洪还编制了《正统道藏》、《神仙传》、《隐逸传》为炎黄子孙敬天信神奠定了科学基础。因古代修炼人对人体结构了解颇为透彻,故很多修炼人都是医家,葛洪还著有医学专著《金匮药方》和《肘后备急方》等,为繁荣中华神传文化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同时也对吴越与南越的子孙好道喜仙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同葛洪一样,享誉盛名的隐士还有谢安。安少以清谈知名,最初隐居会稽郡山阴县之东山,与王羲之、许询等游山玩水,多次拒绝朝廷辟命。在东晋危难关头毅然受命为国效力,他主导的淝水之战以弱胜强,保住了东晋及其东南半壁江山,这就是中华神传文化中典型的隐士,高风亮节与深不可测,危难之时总能化险为夷令世人赞叹。其实面对前秦的数十年威胁,东晋政权仍不卑不亢,这深刻透露出了吴越儿女心中的坚毅。

这股坚毅之气在南宋表现得淋漓尽致。南宋是继北宋靖康之耻后,王室在吴越之地建立的政权,定应天府(今南京)为国都。南宋一直都处于金国、蒙元等外族入侵的严重威胁之下,为此南宋子民进行了一百多年坚毅的抵抗,直到崖门海战赵昺随陆秀夫及赵宋皇族八百余人集体跳海自尽而亡,南宋子民的坚毅可见一斑。

南宋灭亡170年之后,吴越子弟的坚毅又一次挽救了华夏民族与大明王朝。1449年7月,也先率瓦剌军队进犯大明,也先大败明军并俘获明英宗,史称“土木堡之变”。明朝闻英宗被俘,举国震动,群臣不知所措。国家存亡之际,钱塘人于谦挺身而出力挽狂澜,抗击瓦剌,正是于谦的坚毅决心挽救了大明的倾覆。《明史》称赞其“忠心义烈,与日月争光”,清乾隆皇帝为其题写匾额“丹心抗节”。可见于谦的坚毅忠烈赢得了后世的赞颂。

继于谦之后,绍兴王守仁孤身一人凭借坚毅品质,组织力量平定诸多叛乱,维护了明朝的一方安宁。他还精通儒家、道家和佛家理论并创立“阳明心学”,对后世影响甚广。在八年中国抗日战争之中,也正是奉化蒋公中正,独具的坚毅性格,才能使中国苦撑待变,迎来抗战最后的胜利。若没有蒋公排除干扰坚毅抗战,中华民族或已不复存在,虽中共邪党篡改抗战历史,但历史将永远铭记蒋公的坚毅之举。受中共党文化的影响,现代中国人提起吴越之地,就不自然地想到了烟笼寒水月笼沙的秦淮河,想到了风尘女子苏小小与柳如是,想到了冲冠一怒为红颜的陈圆圆。很多人误以为水墨丹青、靡靡之音和风尘女子就是吴越丝竹雅韵的全部。如果仅是这样,那么吴越丝竹文化就不可能有如此强大的感染力。

其实吴越的丝竹风雅所独具的婉转、清晰、高雅和出尘之韵味来源于神传文化中的隐士与世外高人,这种雅韵是追求道德不断升华的必然结果,实质是一种神韵,而决不是一种附庸风雅的强为之态。丝竹风雅看似柔弱,但柔弱中充满了坚毅,更充满了守正重德的浩然正气,这股正气是丝竹雅韵感染力的源泉,也是丝竹文化经久不衰之根本。数千年能名留青史的一定都是守正重德之士,吴越之地可谓是名流鼎盛,对中华神传文化影响至深至远。

南唐后主李煜虽为君不济,却为文不腐,其词更是寓意深邃,绝唱古今,为中华神传文化频添神来之笔,他的“菊花开,菊花残。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说尽相思苦,他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道尽愁滋味,他的“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写尽亡国叹。史书记载,李煜天性纯孝、好生戒杀,为政重仁慈、宽刑罚……李煜酷嗜浮图,曾在宫中修建永慕宫,在林苑建静德僧寺,可见笃信浮图是李煜一个鲜明的特点,这更是他为文不腐,频现神来之笔的根源。如果我们不懂神传文化永远无法体会到丝竹之韵中的真意。

吴越之地不仅拥有众多璀璨经典的诗词歌赋,还有各种巧夺天工的技艺与绘画。吴越青铜剑高超的铸剑技术便是其中的代表,1965年出土的越王勾践剑制工精美,锋利无比,经检测该剑的剑脊含铜较多,能使剑韧性好,不易折断,刃部含锡量高,硬度大,异常锋利,故该剑是复合剑。而且剑身有菱形暗格纹和剑首饰有11道同心圆,此三绝足以说明吴越青铜剑的高超技艺。现代人仿制它均颇费周折,可见吴越神传技艺之精湛。

据记载中国古代山水画始于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玄学思潮而兴起,因玄学之士爱隐逸于山水之间,吴越的秀丽山水变成了很多隐士的隐匿之所。闲而吟诗作画便成为隐士之喜好,东晋无锡人顾恺之便是其中的代表。顾恺之博学多才,尤善绘画,精于佛像、人像、禽兽、山水等,时人称之为三绝:画绝、文绝和痴绝。谢安深重之,以为苍生以来未之有。顾恺之与湖州曹不兴、吴县陆探微、苏州张僧繇合称“六朝四大家”。顾恺之作画,意在传神,其“迁想妙得”、“以形写神”等理论,为中国神传绘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中国山水画最盛的明朝,仅《明画录》就载有四百多位山水画家,而其中大半均出自于吴越之地,从吴门画派与松江派就可以看出其中的辉煌。松江派的董其昌,以佛家禅宗喻画,擅画山水,笔致清秀中和,恬静疏旷;用墨明洁隽朗,温敦淡荡;青绿设色,古朴典雅,兼有“颜骨赵姿”之雅韵。其实中国山水画很多名家大师多数都信仰佛道神或玄学,所以神传文化同中华高超传神的绘画技艺密不可分,融为一体,今红潮艺人只得其形未得其神,故红潮之后再无名师。

吴越丝竹雅韵还蕴藏了多少才子佳人的故事,这一个个婉转动人的故事与其丝竹雅韵交织在一起,令无数世人竞折腰,能超脱其中者乃真仙也。吴越丝竹雅韵外表看起来儿女情长,清晰典雅且韵味悠长,但其中深藏着一股坚毅之气,这坚毅铸就了吴越两千多年的辉煌文化。是神赋予这片土地的一切,成就了它“丝竹雅韵,坚毅吴越”之独特地位。

作者提供,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责任编辑:雨田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