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洋案现咄咄怪事 英媒:要水落石出 警方应闭嘴

【新唐人2016年05月20日讯】(新唐人记者李静报导)北京昌平区公安分局东小口派出所的便衣,近日在“抓嫖”过程中导致人大硕士雷洋非正常死亡。事件成为海内外舆论的聚焦点。5月19日北京公安局发布了一个安民告示。有英媒注意到,从北京公安局到昌平警方,以及昌平检察院成为了案件调查的执行者,出现“警察调查警察”的咄咄怪事。英媒认为,要让雷洋事件水落石出,需要一个独立的第三方,警方应该闭嘴。

北京市公安局官方微博今天(5月19日)发微博称,北京市公安局对雷洋案高度重视,事发后立即责成昌平分局及时通报检察机关,并积极配合开展调查工作,相关人员接受调查。通报还称,公安机关“决不护短”。

英国BBC中文网5月19日刊发记者白墨的文章,他对警方调查雷洋事件表示质疑,认为“警察查警察”是不公正的。文章提出几个疑问:

北京公安局的“立即”与井喷的公众舆论是一个概念么?

昌平公安如何与昌平检察“积极配合”?县检察院对县公安局有什么令公众信服的调查权、监督权?

执法者不“依法”依什么?既然“依法”,何须表态“决不护短”?

北京居民雷洋于5月7日晚离家后,被北京昌平警方以“涉嫌嫖娼”为由控制,随后死亡。雷洋曾于中国人民大学就读,2012年硕士研究生毕业,死前从事环保方面的工作。据媒体报导,雷洋去世当天是他与妻子的结婚纪念日,且两人的女儿刚出生不久。

雷洋案件迅速在大陆微信、微博中热传,民间更相信雷洋没有嫖娼。其中,根据网传帖子以及雷洋妻子的说法,雷洋是晚上8点半以后,接近9点离开的家,而遇到警察是晚9点14分。这么短的时间,算上走路800米的时间,剩余时间足够完成嫖娼行为吗?雷洋妻子也表示“不考虑丈夫嫖娼只在意执法是否有问题”。

雷洋之死的真相到底是什么?英媒认为,要让雷洋事件水落石出,要让老百姓相信和死者家属相信和接受调查结果,拿出一个公众信得过的结论,需要一个独立第三方。

在英国,警察在执法过程中出现死亡后,警方只有闭嘴,交由监督警察执法的独立调查机构进行处理。在雷洋事件中,昌平的检察院或更高一级的检察院是否能担当独立的执法监督的角色,文章提出质疑。

实际上,在中国大陆,公检法“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是一种常态。

今年中共两会,全国政协委员侯欣针发现,在一份错案追责名单中,官方只公布了问责名单,没公布调查结果,根本没法评价追责是轻还是重。黑龙江省律师协会副会长李泽林认为,问题出在追责机构不独立上。

公检法的追责本来是分别进行的,但有些案件问题本来就出在它们身上。李泽林分析,错案追究应该避免利害关系,防止可能被追责的公检法“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侯欣也认为,如果这样,无论追责结论如何,都很难让人信服。

在中国,到底在哪里寻找独立的第三方?

白墨认为,社交媒体、自媒体的公众舆论,是一个无形却而强大的“第三方”。

很多网民表示,“我们关心的是雷洋怎么死的,警方却一直在说雷洋是怎么嫖的”,强调了在该事件中嫖娼并非核心问题,指出了“嫖娼”是一种障眼法。

更有网友指出,在“有道德、没法制”的情况下,人人都可能成为下一个雷洋。雷洋事件的不断发酵反映了大陆民众对于公J检法机构的不信任,警察公信力的流失。

自媒体人蔡慎坤在社交媒体上的一段话代表了中国网友的心声:

“雷洋之死,带给我们的恐惧和愤怒是前所未有的,谁也不知道谁是下一个雷洋,或者说,每一个人都可能是下一个雷洋,这就是我们恐惧和愤怒的原因。与其说我们关注雷洋之死是出于正义和良知,倒不如说是出于恐惧和愤怒——对公权力的恐惧和愤怒。在一个没有尊严、没有人权、生命如同草芥的社会,谁也无法预知自己在嫖娼或没有嫖娼的情况下,会不会被警察塞进通往死亡的面包车。”

而雷洋的妻子面对电视镜头,没有哭啼,没有怨愤,她平静的说,自己只想知道“丈夫是怎么在一个小时之内离开人世的。”

责任编辑:唐睿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