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红卫兵”对文革的反思

【新唐人2016年05月13日讯】(新唐人记者李倩倩报导)5月16日是中共发动“文化大革命”50周年的日子。十年文革给中华民族造成的灾难又被称为“十年浩劫”。它影响了当时每个中国人的命运,制造了不计其数的人间悲剧。

5月11日,英国BBC中文网发表题为《口述历史:一个兵团战士对文革的记忆》的文章,展现文革历史背景下的个体的真实遭遇。“艾华,现居英国伦敦。1966年文革开始时,她还不到16岁,是高中一年级学生。军人家庭出身的她,身处北京这个文革风暴发起之地。••• •••50年过去了,在BBC新广电大楼,艾华向BBC中文网讲述了那十年的经历。”

据艾华回忆,文革开始时报纸上就宣布停课,大学也不招生了。年轻人都很高兴,因为不用上课了,也没有权威了。成天闹革命,写大字报,贴大字报。街道上有说谁出身不好,就上人家里去抄家。她就是那个时候第一次知道股票这个词。说谁家有股票,就是资本家。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不是绘画绣花,不能那样雅致,那样从容不迫,文质彬彬,那样温良恭俭让。革命是暴动,是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暴烈的行动”。这段毛泽东的话文革期间被广为引用,成为施行暴力的依据。据统计,1966年8月,仅在北京,就有1770多人被红卫兵和其他人打死。死者包括教师、学生、工人和房主。

当时16岁的艾华,面对社会上剧烈的变化,紧张、兴奋又害怕。“在刑讯室我看到一个老太太,据说是地主婆,头被剃成阴阳头,显得很臃肿,脸很胖,不知道是因为被打还是浮肿。她旁边有个装了水的桶,还让她喝桶里的水,好像是沾过皮鞭的水。“后来刑讯室的那个老太太跳楼死了。她在地上躺着,身上盖着大字报,有人在校门口拦了一辆平板车,把老太太扔在平板车上,拉到火葬场。

艾华回忆:“当时社会一片疯狂,不允许你自己有想法。而且说要紧跟毛主席。学校里这些黑帮写的诗,就愣从里面找,看是不是有隐喻的、有攻击大跃进的内容。那你就跟着写大字报呗。”她的家族未能幸免,其伯父在农村,因为出身不好,文革时,被脖子挂上磨盘批斗,后来就自杀了。再晚些的时候她父亲被指为叛徒被隔离审查。

即使亲人遭遇不幸,艾华说:“舅妈带着我表弟每天吃饭前都要祝颂。每天早上起来,舅妈带着我们站在毛主席像前面,手里拿着红宝书,说:祝福毛主席,万寿无疆!万寿无疆!然后再吃饭。有时候表弟犯错误了,舅妈就会说:跟毛主席汇报,检讨你的错误。”

艾华总结道:“我听了太多这样的事情:我们学校有个女生跳楼,我认识的同学爸爸自杀,有个女生父母一起双双自杀,这些都是我们当时那个年龄不应该发生和承受的事情。还有我见识了少年的狂热可以到达什么样的地步。所以从此以后对任何群众运动我都不喜欢,也不崇拜任何人。”

到了1968年,学制尚未恢复,工厂也不招工,红卫兵分裂成帮派,经常发生武斗。中共担心文革初期曾经发挥巨大作用的年轻人会给城市的稳定造成威胁,于是决定将他们送到农村参加劳动。文革期间,共有一千六百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整整一代人失去了接受正常教育的机会。

据艾华回忆,实际上山下乡最早在1967年就已经有政策了,到1968年开始。“整个国家当年没有办法安置这些人,工厂里也不工作,工人也没有活干。为解决这个问题就号召上山下乡。”

艾华当时去了东北的兵团,兵团的生活很苦,天气特别冷,住在简陋的砖房里,正是长身体的时候,要吃饱比较难。早上起来要跑操,还要练枪、干活。

作家呼吁反思文革

尽管官方对这场“浩劫”采取冷处理,但民间相继出现不少声音仍力主反思。有评论认为虽然中共在政治上否定了文革,但从来没有认真地清理文革的因子。

知名作家阎连科近日表示,“必须面对文革黑历史,以免历史重演”。

他表示,对文革的探讨,可以反映国家知识分子如何看待历史。他认为,迟早要恢复讨论文革,以理解这段时期的问题。

责任编辑:赵云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