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6年04月08日讯】生活在几千年前的古人们,虽然没有我们现代人所谓的“高科技”和“科学研究”,但是祖先们早就从神传文化中学到了尊天重地,与大自然和谐共存的道理。古人的生活方式不仅对自然的污染几乎为零,而且日常的生活点滴也都十分环保。
古人的环保购物
公元759年,杜甫为躲避战乱跑到成都居住,转年在朋友的帮助下盖了座茅草屋。根据《云仙杂记》的记载,当时他的生活还算好,每天“以七金买黄儿米半篮、细子鱼一串”,伙食相当不错。那么这个“细子鱼一串”是什么呢?杜甫去市场买鱼,不用篮子,嫌沉;不用塑料袋,没有。他就从自家茅屋上揪一根茅草,溜达着就去市场了。挑好鱼,用茅草往鱼鳃上一穿,拎着便走,既轻便又环保。
这种拎鱼的方式,在《水浒传》里也可看到。
浪里白条张顺跟黑旋风李逵不打不相识,接着又认识了黑道大哥宋江,张顺便从自己打渔的船上找到几尾金色鲤鱼,“选了四尾大的,把柳条穿了”,当做见面礼送上。
还有《东京梦华录》记载,有卖活鱼的小贩,用带叶儿的柳树枝子浸泡在装鱼的木桶里(“卖生鱼则用浅抱桶,以柳叶间串,清水中浸”),利用柳叶的光合作用,增加水中的氧气含量,以延长鱼活的时间。卖了鱼,顺带着在桶里折一段儿柳枝,把鱼一拴,让顾客舒舒服服地拎着回家。
若是肉类,也有其他天然的环保型包装。
比如《水浒传》中被鲁智深打得嘴里“只有出的气,没了入的气”的郑屠户。当鲁智深来肉铺寻衅,先是要了十斤精肉,又要了十斤肥肉,郑屠户都按照鲁生的要求细细地切成了臊子,最后用荷叶包起来。荷叶逢水即生,便宜得很,用它做包装成本很低,而且用来包肉馅儿也干净,还带着一股清香味儿。精明的郑屠户既节约了成本,又保护了环境。要是在现在,是一定要上报纸称赞一番的。
当然,利用荷叶并非郑屠户首创,早在三国时期,就有用荷叶包饭的先例。
据唐朝丘悦的《三国典略》记载, “建康令孔奂以麦屑为饭,用荷叶裹之,一宿之间得数万裹,以给兵士”。如此补给军队,怕是军事史上的一段奇闻,更是环境保护的一段佳话。
古人的环保生产
北魏贾思勰“种三十亩,一年斫十亩,三年一遍。岁收绢百匹,永无尽期”的轮次采伐思想,被唐代人继承,他们很少伐木为薪,但凡烧火首先考虑采用的是枯枝。《全唐诗》收录的储光羲的《樵父词》有这样的诗句,“枯枝作采薪,爨(cuàn,意同“灶”)室私自知”。陆龟蒙在诗文中也提到一个名词“养”,是为“山家谓养柴地为养”,说的是樵夫们把山林当做循环利用的养殖基地,渐次种植砍伐,而非一砍了之。
古人的环保习字
再来说说唐朝的环保书法家怀素。他为了练字,专门找荒地种了一万来棵芭蕉树,待树长成,摘取树叶铺在桌子上当纸挥毫泼墨。本来种树已经积了功德,又拿树叶写字,更是百分之百的环保主义者。
宋代《隋唐嘉话》中也有记载:“隋高颎仆射,每以盘盛粉置于卧侧,思得一公事,辄书其上。至明,则录以入朝行之。”是说做官的家里比较有钱,习字不用沙子,而用粉代替。虽然不知是面粉还是香粉,不过终归可以反复利用,比动辄执笔泼墨要环保的多了。
说起写字,这里有必要提一下王羲之。他运气实在不好,不知是谁编排的故事,让王羲之无缘无故地背负了污染环境的黑锅。几乎尽人皆知,王羲之练字刻苦,洗毛笔搞黑了一池子清水。其实这事儿在《晋书·王羲之传》里根本找不到记载,倒是东汉的书法家张芝,有“临池学书,池水尽墨”的故事。
当然,以上的举例仅是古人生活中的代表而己。那时的社会,没有现代如此的物欲横流,对自然更没有如此大得惊人的所求。归根结底,是因为古人懂得遵循天人合人的道理,听从自然的反馈,实在值得我们现代人好好反思。
──转自《看中国》(有删节)
责任编辑:李瑾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