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6年04月06日讯】(新唐人记者李静报导)位于重庆沙坪坝的墓园是中国仅存的红卫兵墓园,园内有100多座墓碑,掩埋着400多名在文革武斗中死亡的红卫兵,他们的平均年龄只有20岁。很多都已被遗忘的悲惨故事,还深深的烙印在73岁的郑志胜的脑海。他对媒体说,他“处理过280多具尸体”。他还说:“我们都是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今年是文革50周年。清明节这一天,不少老年人在登记处等候进入墓园,还有带着孩子的年轻夫妇。墓园外面的记者,则被数十名警卫驱离。据他们说,就连墓园外面的照片也不能拍。
郑志胜在接受采访时说:“那个时代是不可能从我们心目中抹掉的。”他提醒大家,应该从中吸取教训,想办法安慰死难者家属。
《纽约时报》报导称,中共今年采取了特别的防范措施,在墓园围墙上面加设了铁丝网,入口处安装了监控摄像头,还用中英文写了告示:“文物保护区域,禁止拍照摄影。”
据悉,重庆的文革的武斗中,步枪、机枪、迫击炮、坦克都上阵,甚至三艘装甲船还炮轰了江岸。这些年轻人在武斗中丧生,被埋在了这座墓园。有资料显示,最年轻的只有6岁。
当时是工程专业学生的郑志胜被造反派安排来处理尸体,因为天气炎热,尸体已经腐烂了。郑志胜选择了这座公园来掩埋尸体,并在防空洞里给尸体注射福尔马林。
“我还处理过280多具尸体,”郑志胜说。“我洗了,我打了福尔马林,裹尸了,穿衣服了,所以他们叫我‘尸长’。”
郑志胜于1970年被捕,后被判定与6个人的死亡——他表示其中有些他并没有参与——有关联,在监狱里服刑至1983年。他说:“我们都是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纽约时报》认为,尽管今年是文革50周年,但清明节这天,这座墓园的境况体现了中共对清算历史问题的回避态度。“官方的沉默和草根阶层记忆之间的矛盾,在这里清晰可见。”
不过,探寻真相依然是不少人的渴望。早几年前,重庆一名18岁少女,有感历史课本和老师提及文革都似有忌讳,不敢面对历史。因此她亲自走访重庆红卫兵墓园,寻访文革真相。
90后的苇子注意到,历史课本有一个大章节是讲十年文革的,但这些内容不用考试,老师讲解也不过十分钟。学完之后,大多数同学对这段历史仍然不明就里,弄清前因后果的人没几个。
苇子对身边多位同学关于文化大革命调查时,发现大家对文革历史十分陌生,被问及大多数同学便是一脸茫然。
问到对于文革时期红卫兵的死如何看时?一位成绩优秀的女同学解释:“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也有同学一脸淡定回答:“死得其所。”还有人笑答:“一群不要命的疯子!因为错误的领导,花儿还没开就谢了!”
在她的调查中,她不断对大家提问,红卫兵死得值或不值?苇子在博文中写道:“40年前,那些和我们年龄差不多的学生,因为社会紊乱、政局动荡,凭着自己易躁、热情的性格,被无可避免地卷入一场轰轰烈烈的斗争中,最终走上不归路,在现今来看,这种自以为爱国的行为,却是被中共洗脑的结果。”
责任编辑:凯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