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6年03月28日讯】“勇”不是轻生好斗,而是与道德修养密切相关的。孔子承认他的学生子路比较勇敢,教导他有勇更要有义,蛮“勇”、愚“勇”都谈不上真正的“勇”。符合道义的“勇”才是自古推崇的美德。
《诗经.大雅.烝民》中说:“柔亦不茹,刚亦不吐,不侮矜寡,不畏强御。”大意是柔软的东西不轻易去吃、坚硬的东西也不轻易吐出来、不欺侮弱小的人,也不惧怕强权的威胁。这首诗是歌颂西周名将仲山甫的,为他出征而作。表达了对品德高尚、勇猛英武、不欺软怕硬、不凌弱惧强的赞誉。
《左传.哀公十六年》说,“率义之为勇”意思是遵循道义才叫勇敢。鲁哀公十六年(公元前479 年),太子在郑国避难时被杀,他有个儿子叫胜。楚国的两位大臣子西和叶公在是否任用胜的问题上发生了争执。
子西认为胜好结交侠士,有诺必行,可以让他守卫边疆。叶公认为胜的勇敢是不顾道义的,并不是真正的勇敢,反对重用他。认为符合仁爱叫做信用,遵循道义叫做勇敢。但是他不能说服子西。
子西还是对胜委以重任。后来胜发动政变,杀了子西一家。最后叶公平定了这场叛乱,胜逃到山上,自缢而亡。事实证明,叶公的观点是对的。勇要以仁为基础,否则就会为私而乱。
孔子在《论语.宪问》中说:“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孔子认为这是君子应该具备的三种品质。有仁德的人,能够宽厚待人,所以无所忧虑;有智慧的人,能够辨明是非,所以不会迷惑;有勇气的人,能够临难不惊,所以无所畏惧。
孔子说:“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有仁爱之心的人,会见义勇为,舍生取义,这才是真正的勇敢。而某些看起来勇敢的人,却不一定都是为义而勇,他们未必有仁爱之心。
孔子说:“见义不为,无勇也。”面对应该挺身而出的事情而不敢去做,是怯懦的表现,是十分可耻的事情。
古人之勇与道德密切相关。宋代文学家苏轼在《留侯论》说:“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意思是有大勇的人,危险降临不会惊慌,无故的受辱也不会愤怒。汉代的韩信,年轻时能忍胯下之辱,后来才能成就大业。
一时愤懑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那只是匹夫之勇。有远大抱负的人,能忍受一时屈辱、才具备大勇。
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孟子集注》》中说:“小勇,血气所为;大勇,义理所发”意即小勇只是一时冲动,大勇则需道义来激发。
《孟子》中记载了一段孟子和齐宣王的对话。齐宣王问孟子说:“寡人有疾,寡人好勇。”孟子对齐宣王说:“请无好小勇。”孟子是说,不要做那种气势汹汹的匹夫小勇。像周武王那样,为天下人讨伐暴君,一怒而安天下之民,才是大勇,这是道义之勇,是正义之勇。
责任编辑:又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