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分析:中国经济面临终极三难

【新唐人2016年01月20日讯】(新唐人记者何雅婷综合报导)日前,中共国家统计局公布2015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核算结果,称2015年的GDP比上一年增长6.9%。有英国经济学者发文称,中共官方公布的这个GDP增长数据“充满讽刺”,并分析指,当前的中国经济实际上正面临着经济学上的所谓“终极三难”

中共国家统计局网站1月19日发文称:经初步核算,2015年,国内全年生产总值达67670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一年度增长6.9%,与预定的全年目标相符合。报导并称,2015年国民经济仍运行在合理区间。

20日,英国《泰晤士报》刊登英国天空新闻台(Sky News)经济主编艾德•康威的评论说,2015年中国经济接近7%的增长“充满讽刺”,就在一、两年前多数经济学家还确信中国有能力控制自身经济,而今天的实际情况却不是那么回事。

英国BBC中文网报导,艾德•康威在这篇文章中分析说,中共应该得到的“头号教训”是,没有国家能够在控制利率和币值的同时拥有资本的自由流动。

文章表示,多年来中国经济依赖信贷来推动危机后的繁荣,但历史的教训显示,“这很难有好的结局:最好的结果是日本那样的经济停滞,最差的结局是全面崩溃。”

文章认为,当前的中国经济正面临着“三难”,这个经济学上不可突破的黄金规则。也就是说,一个政府如果想要在控制国内货币政策、保持汇率稳定的同时,又保持资本的自由出入国境,这是不可能实现的。

文章具体分析称,最近6个月北京开始让人民币与美元松绑,但同时中共政府也在应付经济增长放缓,从一个货币制度转向另一个货币制度使其陷入棘手境地,除非取消为人民币松绑的计划。因为“中国不能在通过低利率支持挣扎的家庭的同时,阻止资本离开国境”—这就是终极三难的无情逻辑。

此前,中国社科院世经政所国际投资室主任张鸣曾发文谈论中国面对的“三难选择”的问题。

文章认为,中共政府除了在“固定汇率制度”、“资本自由流动”与“独立的货币政策”这三个目标中不得不放弃一个的“传统的老三难”外,在当前国内外形势下,中共央行实际上还面临着一个新的“三难选择”,即很难同时实现稳增长、国际化与控风险这三大目标。

文章分析称,目前央行在稳增长、国际化与防风险三大目标之间存在多重冲突:

第一,为了稳增长,央行既需要进一步降息降准,又需要人民币兑美元汇率适度贬值。然而,继续降息降准可能导致短期资本加剧外流,这可能影响到控风险。此外,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贬值又可能遭致美国政府反对,从而影响国际化。

第二,为了促进人民币国际化,央行一方面需要改革汇率形成机制,另一方面需要稳定即期汇率,这两方面诉求意味着央行在当前必须持续大规模干预外汇市场,而这种逆市干预的做法既会造成人民币有效汇率的进一步升值,从而影响保增长,又会导致中国外汇储备不断缩水,从而降低防范风险的能力。

第三,为了防风险,如果央行加大对短期资本流动的监测与管理,这似乎与自己承诺的资本账户加快开放背道而驰;如果央行试图抑制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贬值幅度,则意味着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可能再度停滞,也可能与央行保增长的职能发生冲突。

责任编辑:文谨

相关视频:【禁闻】人民币汇率暴跌 或倒逼政改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