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断机制之父”发话:中国完全搞错了

【新唐人2016年01月10日讯】(新唐人记者何雅婷综合报导)中国股市在经历了2015年下半年的巨幅震荡后,一进入2016年,就在4个交易日中4次被“熔断”,两次提前收盘。一时间,中国大陆证监会新推出的股市防风险“熔断机制”,成为舆论界口诛笔伐的目标。日前,股市熔断机制的首创者——美国前财长尼古拉斯•布雷迪接受美国媒体采访,讨论了中国股市熔断机制首次试用遇挫的问题。

1月7日,尼古拉斯•布雷迪接受彭博新闻社的采访,讨论近日中国股市的熔断机制遇挫现象。他说:“他们(指中国证监会)完全错了,他们需要一套恰当反映其市场的熔断机制。”

这位“熔断机制”的首创者表示,中共官员必须修改安全网,以免制造恐慌,“正确的做法是扩大波幅”,布雷迪分析说。

股指暴跌7%在美国实属罕见,但中国股市在过去一年中就经历了7次7%左右的下跌。因此,金融市场的分析师普遍认为,这次中国证监会的熔断机制设置的门槛过低,因此不但未能起到缓解股市不稳定的作用,反而加剧了股民的恐慌情绪。

据公开的资讯,“股市熔断机制”是布雷迪领导的一个委员会在1987年美国的股灾后提出的一种暂停交易的策略。1997年10月27日,布雷迪领导的委员会第一次帮助美国股市实施了这种暂停交易的措施,当时道琼斯指数暴跌554点。那次股指下跌7.2%,与中国沪深300指数1月7日的跌幅几乎一样。

但此后,美国股市持续10年走高,降低了道指每点的价值。于是美监管机构和证交所通过了一项修订:如果道指下跌10%,将暂停交易1小时;下跌20%,暂停交易2小时;下跌30%,当天提前收市。

近几年,触发熔断的基准转为标普500指数,而且幅度也变了。如今跌幅达到7%和13%时触发交易暂停;跌幅达到20%,当天提前收市。

这次中国股市在2016新年伊始之际接连4次触发熔断机制后,中国证监会于1月7日晚间发布了关于暂停实施指数熔断机制的通知。

翌日,香港《南华早报》引述一名“接近中证监的消息人士”爆料称,“熔断机制是去年末由中证监主席肖钢拍板上马的,并未经过国务院的审批程序”。

1月9日,香港《明报》发表评论文章称,这次熔断机制引起A股轩然大波,问题或许不在熔断机制,而是陆股本身的“痼疾沉痾”所致。

文章披露,肖钢自担任证监会主席以来就一直特别注重股市的风险控管。A股指数熔断机制则是肖钢筹谋长达3年的一个重要制度。早在2013年8月“光大乌龙指”事件后,肖钢就有意要对A股市场动辄暴涨暴跌的特性,进行制度性的风险控管。

据称,当时肖钢在中共国务院的要求下,开始筹划有关“市场风险底线”的控管机制;而上交所也同时接下了研究推动“熔断机制”的评估任务。

明报的上述言论,被认为是针对“熔断机制的上马未经过国务院的审批程序”的传言,替肖钢作了一个含蓄的辟谣。北京当局究竟要如何整治A股这个早已漏洞百出的烂摊子,尚需继续观察。

责任编辑:明轩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