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5年12月15日讯】前几个月出版的习近平新书曾透露,一个县发喜讯庆祝成国家级贫困县,习近平对此非常愤怒。12月15日,中共党报刊发系列评论称,有贫困县的领导,把争取到“贫困县”帽子当作荣誉和政绩,到处炫耀,甚至在政府网站上发布“特大喜讯”。
人民日报15日刊发“如何扫除‘脱贫攻坚战’障碍”系列评论,指出面对最后7000多万“贫中之贫”“困中之困”这个“硬骨头”,当务之急,正是先要除掉“头脑贫困”这个障碍。
文章批评,有的贫困户,上级给他建了大棚,他还等着政府买种子买机械、供肥料供技术,连换个草帘都指望政府干。一位乡镇干部曾说,每当发一些救灾、救助物品,就会有一些群众相互“攀比”,出现争穷比穷、“躺着当低保户”的现象。
而有贫困县的领导,把争取到“贫困县”帽子当作荣誉和政绩,到处炫耀,甚至在政府网站上发布“特大喜讯”。戴上“贫困县”帽子,意味着可以多出来几亿元甚至更高的财政转移支付,可是,只知“炫贫”等“救助”,怎能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尽快摘帽?
文章指出,对政府来说,不仅要走出“扶贫等于救济慈善”的误区,还要支持群众探索创新扶贫方式方法,帮贫困群众解近忧,还要为他们想长远,没有脱贫志向,再多扶贫资金也只能管一时,不能管长久。
8月27日,微信公号“侠客岛”曾发文称,习近平在河北阜平考察扶贫开发工作时说,自己看到材料,2012年某县被确定为国家级贫困县,居然在政府网站上发布“特大喜讯”,祝贺成为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甚至有的地方,戴着国家级贫困县的帽子进入全国百强县之列。还有一些扶贫款项被各级截留,移作他用。对此习近平直言自己非常“愤怒”。
中国贫困县总数始终保持在592个
去年1月《法制晚报》曾报导,中国从1986年开始确定国家扶贫重点县,第一次确定了331个重点县,此后27年的时间,国家扶贫政策进行过3次大的调整。自1994年以来,中国的贫困县总数始终保持在592个,没有改变过。
报导说,虽然有部分贫困县成功脱贫,但还有新的贫困县不断加入。这592个重点贫困县主要集中在云南、贵州、陕西等地,其中,云南地区的贫困县数量最多,共有73个,其次是贵州和陕西,分别各有50个贫困县。
有分析认为,中国的贫困县是一个闻着臭吃着香的东西。因为你一旦是贫困县的话,政府中央财政拨款也会多一些,就会有倾斜,而财政拨款,所有这些扶贫拨款实际上是最好拿钱的一部分钱,因为老百姓你给他一块钱,他都觉得你是额外施恩。
所以中央给的钱在这个过程中他能拿走的最多,地方政府拿走。所以说贫困县是人人争的一个帽子。有句笑话就是说,甲、乙两县去争贫困县,结果甲县输了,县长泪流满面对底下官员说我们县实在是太穷了,这一次没评上。
事实上贫困县也得靠钱、靠贿赂去做这个事情。所以地方官员对一般老百姓说,我们行贿这些人,是为了让我们县拿到更多的政治倾斜,给他80万,也许他给我们800万呢!但是另一方面他会用老百姓的钱给自己铺平了仕路。
贫困县政府却很“富有”
《法制晚报》报导称,中国国家专项扶贫资金每年每县约3000万至5000万,还有一些专项转移支付和专门政策措施等。这就导致很多扶贫重点县不愿意“脱贫”。
与此同时,一些中国国家级贫困县的政府却很“富有”。据报导,一些贫困县“有钱盖楼没钱扶贫”。如黑龙江海伦市近年来一边申报国家级扶贫重点县,一边建造价超亿元的豪华政府办公楼。
国家级贫困县河南台前县豪华办公大楼扎堆而建,且县领导配有“别墅”宿舍。但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该县600名学生的学校拥挤不堪,玻璃窗上的窟窿用破木块遮挡,环境脏乱犹如“难民营”。
仅2013年,媒体曝光的贫困县建豪华大楼的新闻至少有5起,耗资过亿。例如国家级贫困县台前县“有钱盖楼无钱办学”事件、安徽贫困县4亿建多座豪华办公楼,面积超标4倍等。
贵州凯里居民姜先生曾直言:国家拨付的扶贫资金中只有一少部分会真正用于扶贫。
“地方政府以各种理由克扣,即使国家发到地方政府,发到具体人员使用也很少。比如说,我们贵州这里危房改造的资金,街道、乡政府、村委会会扣掉一部分,比如7000块,到了危改户手中只有6000多块。他们说,扣掉的钱是基层村委会活动经费,农户也不敢违抗。老百姓申请信息公开,也没人理。”
去年中共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其中提到,中国贫困地区发展滞后问题没有根本改变,贫困人口生产生活仍然十分困难。今后,贫困县的考核不再GDP至上,要精准扶贫机制“瞄准”最贫困人群,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项目审批权下放到县。
美国中文网刊《中国事务》主编伍凡认为,中国的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项目审批权下放到县,虽然有利于因地制宜解决当地贫困问题,但也增加了扶贫资金被地方官员贪污、挪用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