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5年12月10日讯】(新唐人记者唐明综合报导)近期,中共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经济领域十分活跃,有港媒推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可能推迟到下周中期,而李克强或将扮演一个重要角色。此前,海外有放风媒体称,主管经济的李克强地位略显“尴尬”,但最近有两大迹象显示出了李克强在权力核心圈的真实地位。
中共外交部宣布,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政府首脑(总理)理事会第十四次会议将于14日至15日在河南郑州举行。中共总理李克强将主持会议,而国家主席习近平将集体会见各国总理。所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很大可能推迟到下周中期了。
香港《明报》刊发评论文章指出,最近一段时间,李克强在经济领域十分活跃,12月2日他主持召开经济工作专家座谈会,并发表讲话;3日他又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人民币加入SDR情况和下一步金融改革开放的工作汇报,并部署在多地开展金融改革创新试点。紧接着,李克强又到国家发改委视察,并主持召开“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国内外专家座谈会,这也是他在20天内第二次开会,研究部署“十三五”规划编制。
更为重要的迹象是:12月8日,李克强视察发改委,习近平的亲信、身兼发改委副主任的刘鹤也陪伴在侧。李克强并主持召开“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国内外专家座谈会;7日,身为政治局常委的张高丽主持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推进会议讲话时,引述习近平的指示后,又特地引述“李克强总理要求”,其释放信号耐人寻味。
据称,与习近平着力强调“供给侧(供给层面)改革”不同,李克强多番指出,要在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发力”。据悉,“供给侧改革”的口号,是习近平的头号经济智囊、中央财办主任刘鹤提出并首倡的。
文章评论认为,上述迹象显示,李克强事实上已经全面掌握经济工作主导权,这可能源于习近平将大量经济实务工作交李克强全权负责。而可能推迟到下周中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李克强势必扮演一个重要角色。
此前,股灾发生后,一度有媒体放风声称,习近平和王岐山为代表的经济改革派正在当道,而主管经济的中共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的地位则略显“尴尬”。
随后,更有海外部分中文媒体重新炒作早前李克强身体不好,可能“辞职”的传闻。随后,11月23日,中新网盘点李克强11月20日至23日出席在吉隆坡举行的两次国际会议的紧密行程,用“密不透风”来形容,不仅要“拼体力”,三场系列峰会也你来我往多有交锋,更要考验智慧。
11月29日,陆媒《新京报》发文盘点上述外事活动,特意点评了这一周“克强节奏”的10个细节,凸出点评高密度高强度的“克强节奏”。
12月1日,中共政府网站刊发标题为《中央经济工作会前,李克强释放了什么信号?》的文章。文章回顾了2015年的中国经济情况,以及引述了李克强在《经济学人》上提到的,2016年宏观调控整体思路,被指暗藏了李克强连任的信息。
分析人士指出,李克强近期高密度在党媒曝光,包括港媒分析的两大迹象均显示,李克强在经济领域的主导权毋庸置疑,其释放的信号或许正是为了对相关传闻强力反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