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5年11月07日讯】(新唐人记者蓝采详综合报导)11月7日习近平马英九首次会面,习近平身边随从王沪宁也成为外界关注对象。有台湾媒体观察,王沪宁是一个最不容忽视的人。
11月6日,台湾《中时电子报》刊登署名徐尚礼的文章指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王沪宁,在这次新加坡马习会担任首席智囊,不容忽视。
文章介绍,王沪宁年轻时在新加坡就和台湾有不解之缘。1988年,王沪宁初次到新加坡时33岁,他带复旦大学辩论队参加亚洲大学辩论,王以复旦国际政治系副教授担任主教练,在冠亚军决赛时,复旦击败台北大学。
王沪宁自己也曾说过:认识新加坡完全是因为辩论。当年王沪宁旗下的辩手李光斗5日评论说:海峡两岸在国际场合沟通交流的“新加坡模式”由此开启。
文章指,王沪宁在复旦大学时,其治国理念“新权威主义”其实就是当年的“新加坡模式”,也类似是蒋经国当年的“台湾模式”。在那个期间,王沪宁非常关注“四小龙”发展。不过,王沪宁在以上模式中融入了中共理论及决策,冠以“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模式及相关政策。
王沪宁这次担任新加坡马习会首席智囊。因其在中共党内角色既涉及国际外交也包括政策理论。文章认为,此次马习会,显然不只是将台湾纳入单纯两岸关系格局,而是涉及中国今后发展,北京会提出什么主张,徝得关注。
王沪宁何以成为政治“不倒翁”
1988年参加辩论的复旦选手,有的因卷入1989年天安门学运前途受到重大影响,但1989年后,王沪宁却在复旦大学升任国际政治系教授、法学院长,还赴美国当访问学者,英语、法语流利的他显然未受当年“六四”丝毫影响。文章分析,这和王沪宁为人一贯低调,专心学问有关。
此前习近平访美,王沪宁作为随行顾问之一,也曾受到外界热议。《纽约时报》报导说,王沪宁给习近平的两位前任当过顾问,他在做研究的过程中结识了美国的学者和官员。
王沪宁自从2002年起一直担任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据说,他不但直接参与了江泽民“三个代表”和胡锦涛的“科学发展观”的起草、出台,习近平的“中国梦”论述出笼,王沪宁也起了重要作用。
为何王沪宁能做到“三朝不倒”?《朝鲜日报》曾引述北京政界的一位消息人士表示:“王沪宁的最大优点就是没有政治野心。”港媒也称,王沪宁只研究理论,不参与人事安排,也不参与任何人的饭局酒场,可能是其还被习近平“重用”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