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 中国财政部网站上意想不到的秘密

【新唐人2015年11月05日讯】 近日,有中国大陆微信公众号转载了《华尔街日报》上一篇讨论大陆国有企业的债务问题的文章。该文称,在浏览中共财政部的网站时,发现了一些“意想不到的东西”——目前大陆国有企业的债务总额已超过了GDP总量。

10月22日,中共财政部发布的月报显示,截止到9月30日,大陆国有企业整体债务总额达到77.7万亿元人民币,超过了大陆GDP的总量。而上个月的整体债务数字为71.8万亿元人民币,这就意味着在仅仅一个月中,大陆国有企业整体债务增加了惊人的6万亿元人民币(约合1万亿美元)。

针对上述情况,《华尔街日报》的文章引述安信证券分析师罗云峰分析说:“这是一次史无前例的杠杆化操作。这不仅意味着政府放弃了其去杠杆化的政策,而事实上在增加杠杆。”

“一些原本被归为政府债务的债务被重新划归成了国有企业债务。” 罗云峰指出,这可能显示了北京政府处理巨额债务问题的逻辑。他表示,当前计划提高市场作用的改革关键就在于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文章表示,转移债务可能是北京当局目前能找到的最好办法。因为如果大陆悄悄的在国有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上“制造”了1万亿债务,那么意味着中共政府债务的情况可能要比人们想像的情况更糟糕。

这些巨额债务会带来什么影响?过去几年中,信贷扩张超过了经济增速,伴随着政府激进的杠杆化操作,会否导致资源更大的浪费呢?

大陆债务余额自2008年来增长了三分之二,达到国内生产总值(GDP)的208%,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连降43个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也从去年年中开始进入下行通道。今年出口增速为零,房地产投资为零,重工业和大宗商品出口商也在走下坡路。

针对这个情况文章分析说,随之而来的风险是,企业陷入资产价值下降而实际融资成本上升,不得不在急剧滑坡中增加负债以维持运营的恶性循环。

文章引述瑞银集团首席中国经济学家汪涛称,尽管货币宽松政策既有帮助又有必要,但企业与国企改革更是关键所在,治本之道是实施更多结构性改革以释放新的增长点、消除过剩产能、关闭“僵尸”企业并化解银行坏账问题。

IHS Global Insight亚太首席经济学家Rajiv Biswas则认为,北京政府把经济增长目标调降至6.5%,说明“需要实施大刀阔斧而又时常伴随着痛苦的结构性改革”,中国已经步入艰难的经济转型进程,向着以服务业和高附加值制造业为主导的经济增长模式转变。

麦格理集团中国经济研究主管胡伟俊则分析说,能否实现这个经济增速取决于中国能在多大程度上推行金融、国企与土地改革。但金融改革将导致波动急剧上升,国企与土地改革将撼动中国最具影响力的两大利益集团:国有企业和地方政府。

胡伟俊表示,这些改革面临着政治层面的困难,风险极高,但也是找到新增长点的必由之路。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