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5年10月12日讯】据大纪元电子报10月12日的报导,中共发布的经济数据,尤其是GDP数据屡被质疑在经济界已经见怪不怪,因为其他经济数据出卖了GDP的真实情况以及中国经济的真实状况。
英国《金融时报》9月30日报导,中共官方经济数据不可信已是西方经济学家、投资者和政策制定者普遍接受的共识。除了备受关注、具有政治敏感性的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其他官方数据描绘出了被隐瞒的中国经济放缓真相。中国经济遇到了困难也是一件非常显而易见的事情。人民币在8月中旬意外贬值,进一步助长了外界对中共官方GDP数据的怀疑,许多人认为此举证明北京方面在采取激进措施拯救深陷困境的中国经济。
9月12日,有中国媒体报导了《华尔街日报》对64位经济学家的调查结果,其中96%以上的受访经济学家认为,中共政府公布的二季度GDP增速未能准确反映中国的经济现状。
报导表示,一季度中国官方GDP增速为7%,凯投宏观估算为4.9%,花旗和Lombard Street分别预计只有4.6%和3.8%。7月中共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第二季度全国GDP同比增长7%,高于此前经济学家预期的中位值6.8%。研究机构莫尼塔报告评论认为,剔除证券业数据之后,二季度中国GDP增速仅6%。6%左右的速度与市场对于实体经济的普遍感受完全吻合。
中国国泰君安宏观分析师任泽平曾经表示,2014年二季度以来,发电量、粗钢产量、铁路货运量跟工业生产及GDP的背离不断扩大,近期这种背离程度已经接近2008年底至2009年初的水平。任泽平认为:“这也就意味着实际经济增速比官方公布的数据要低得多。”
《金融时报》认为,中共官方公布的2015年上半年实际GDP增速为7%,正好达到中共当局在3月宣布的全年成长目标。对持怀疑态度的人来说这个数据太过巧合,也和中国的两个经济引擎——制造业和住宅房地产建设——出现更严重放缓的数据不一致。
中共修改数据 起因于政治
专家普遍认同,中共会出于政治动机“熨平”季度实际增长数据,这种处理旨在让经济的剧烈波动看起来不那么严重。2007年,中国规模以上企业的月度产出数据加起来超过了季度GDP数据显示的工业总产出。从逻辑上讲这是不可能的。2008年起,中共统计局就不再发布工业产出的原始分行业数据。
但其实只需看一看不经通膨调整、以当前价格水平表达经济产出的名义GDP数据,就能观察到中国主要行业的惨淡状况。拉丁美洲和非洲的大宗商品进口商通过进口量和产品价值方面的海关数据也可以看出中国大宗商品进口放缓。
从中国近来发布的经济数据来看,中国各个经济领域均处于疲乏状态,股市在3000点左右徘徊,不见上升动力;银行业坏帐增加,资金外流创新高。
中国金融学者易宪容9月19日表示,数据显示,一年来,中国70个大中城市绝大多数城市的住房价格基本上处于下跌之中,这意味着这些城市的房地产市场的预期已经发生根本性逆转,有些城市房价短期上涨也是回光返照。在这种情况下,住房投资者进入住房市场要想获利的机会大减或消失,住房投资者只会退出市场,住房的需求立即可能下降到零。
9月28日,中共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8月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下降8.8%,降幅比7月扩大5.9个百分点。这是中共政府自2011年10月开始发布月度数据以来的最大降幅。
亚洲开发银行在9月22日发布的报告中将2015年中国GDP增长预期下调为6.8%,2016年增长预期下调为6.7%。但有海外评论人士表示,即使是这个下调后的数字也是不准确的,因为中共历来发布的数据根本就在造假,在假数据上得出的结论也是假的。
据法国国际广播电台9月22日报导,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拉加德在华盛顿表示:“我们对中国经济减缓已经做过预估,但是中国经济放缓的程度以及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和产生的后果比预估的更要强烈。”
Asia-analytica Research的董事总经理Pauline Loong认为中国经济“旧的增长驱动力继续软弱无力,新的增长驱动力仍然停留于愿望之中”。他表示中国公司面对的问题更多的是缺乏顾客而不是缺乏信贷,更多的是资不抵债而不是流动性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