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5年08月01日讯】一个被拐卖的少女,经历无数次生死搏斗也没能逃出大山,最终只好认命,成了当地女教师。这样一个悲惨的经历,却被中共包装成一个所谓“奉献”“大爱”的故事,拍成电影在全国公演,而拐卖的罪恶则至今无人问津,女教师还是低薪代课,学生照样贫穷,甚至外界的捐款都被政府拿走。外界质问,这个号称“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政府到底在干什么?悲剧当成喜剧唱的伎俩何时才能完结?
这两天,一篇题为《“最美乡村教师候选”郜艳敏:被拐女成为山村女教师》的旧报导,突然引爆网路,成为舆论场上的热点话题。生活在河北曲阳县太行山深处的一位“临时代课教师”,再次被外界关注。
我们来回顾一下,1994年初夏,18岁的河南打工妹郜艳敏落入人贩子之手,被多次转卖、关押、强奸,最后以2700元的价格,卖到了太行山深处的曲阳县下岸村,给一个不识字的羊倌当妻子,经常遭到毒打。她曾多次自杀、逃跑,都没有成功。
下岸村是个只有400多口人的村庄,但是从外地买来的媳妇就有三十多个,这些买来的媳妇生下孩子后,多数已经逃走,留下的孩子无人教管。
只有初中文化的郜艳敏是当地文化程度最高的人,在家长和地处7里外的总校校长的多次劝说下,郜艳敏在一所夏天象蒸笼,冬天象冰窟的所谓学校,当起了代课教师,每月工资200元,放假没有工资。
2006年,这个村子和郜艳敏的情况首次受到媒体关注。但是报导出来后,郜艳敏临时教师的经历,以及适龄孩子辍学、教育投入不足等问题,暴露了当地政府的“家丑”,政府企图取消下岸村教学点,辞退郜老师。而外界向这所学校和郜艳敏的捐款,则被镇政府全部掌管。
报导却描述说,郜艳敏在用一颗善良的心,回报带给她屈辱与痛苦的山村。
加拿大作家盛雪:“任何一个角度的报导和披露,应该说都直指这个政权的卑鄙无耻和邪恶,已经是‘崛起’10来年了,中国(共)这个政府在干什么?”
随后,郜艳敏被当地政府评为“2006年感动河北十大年度人物”。2009年,她的经历还被改编成电影《嫁给大山的女人》,在全国公演。电影中的郜艳敏被描绘成一个所谓“奉献”“大爱”的女教师,这部影片因此获得了中共宣传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2010年,郜艳敏又成了中共党员。而她被拐卖的罪恶,至今也没有人追究。
这个多年前的旧故事,被翻出来后,引起了众多网友质疑。有人质问:“是不是只要把脓疮装点上胭脂就艳如桃李了,一切罪恶都可以掩盖?”也有人说:“这不是表彰,这是一次献祭,是豺狼的盛宴。”还有人说:“无论是报导还是电影,能看见的只有两个字:吃人。”
网友王小姐:“你让她越红,她不是越是悲剧吗,她是个被拐的妇女啊,然后你把她捧红,意思是你共产党还有功劳了,把一个被拐的妇女,好像是成了山里面一个很有用的人才了。并不是她自愿的去那当教师,是无奈,她是一个失了身的少女,如果回到娘家,那种笑贫不笑娼的滋味也许活不到今天。”
有一位记者这么评述,看了报导,点燃了心底压抑已久的愤怒。被拐卖的女性有多么高尚,多么忍辱负重,也不能改变她是受害者,需要被拯救的事实。这种让受害者奉献到底的“大爱”和“感动”,是打在所有人脸上的一记耳光。
采访/陈汉 编辑/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