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5年05月24日讯】今天(2015年5月22日)中午,【汽车维基】成员亲赴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平房区烟台路一号的长安福特哈尔滨分公司,调查这两天闹得沸沸扬扬的“哈飞被裁员工工厂前维权”事件。经过调查得知,虽然赶在长安福特即将入驻哈飞工厂的当口,但这个维权事件的成因却并非单纯只因长安福特而起,自从五年多前长安收购哈飞以后,由于一直未能妥善处理好哈飞员工们的接管和善后事宜,加上长安福特此番出台的裁员计划,才最终促成了哈飞员工爆发激烈的维权活动。
特警坐阵 口风甚紧
今日下午14:16,收到消息后,【汽车维基】赶到了哈飞厂区门口,这里已经恢复了宁静,维权的员工已经不在了,门口拦起了警戒线。
如今,维权的标语和横幅也已经看不到了,可以看见厂区院里有几辆警车,几个特警正在厂区内外巡岗,他们是平房区特警。除了特警,还有一些安保人员。
“今天一早特警就在门口站岗了,架势很大,抗议的人一天都没有来,现在特警仍在院内。”
【汽车维基】试图向街上过往的员工们、工厂工人们询问当时的情况,但是他们嘴都特别严,支支吾吾不愿透露,原来,今天特警的到来已经控制住了之前混乱的闹事局面。大家突然噤若寒蝉,不敢说话了。
两天前,也就是5月20日,就在福特即将入驻哈飞工厂的当口,哈飞部分被裁员工来到厂区门口,进行维权。
表面的宁静无法掩盖暗流汹涌。实际上,这个维权活动已经持续多日,虽然此刻厂区门口不再有抗议的人群聚集,但此事并没有结束,知情人士告诉【汽车维基】,哈飞被裁员工代表们正在厂区办公室和长安福特等相关方进行谈判。
马瑞鳞昨赶赴哈尔滨灭火
在厂区门口,一位长安福特员工告诉【汽车维基】,昨天,长安福特总裁马瑞麟闻讯赶来了哈尔滨,看到厂区门口有抗议,随后即通报了当地政府,昨天当天就把人群疏散了,今天又有特警来这里维护治安。
这并不是马瑞麟第一次来哈飞,他堪称是灭火的最佳人选。
从2013年下半年起,长安福特多次派人对哈飞汽车进行调研考查,其中包括对哈飞相关部门工作人员面试以及对员工业务能力的考核。2014年5月12日,也就是去年此时,马瑞麟在参加完赞助中超联赛签约仪式后,并没有回重庆,而是带着四名高管直飞哈尔滨,对哈飞汽车进行深入调研,这在当时被外界认为长安福特对哈飞汽车的“二次重组”已经好事将近。
哈飞员工遭裁员始末
“工人闹事主要是因为公司裁员,原哈飞工人很大一部分人下岗,只有少数人留在福特。”今天厂区门口扫地大爷跟【汽车维基】说的这番话,佐证了之前已经曝光网络的消息。
此前有员工将在厂区维权时拍摄的视频发至视频网站,由视频可见,被裁员员工情绪激动,质问长安汽车在收购哈飞时给哈飞员工的承诺并未兑现,甚至长安集团董事长徐留平曾对他们承诺“哈飞不会在长安手中消失,哈飞员工三年后工资翻倍。”如今,哈飞工厂被转卖,员工面临裁员,才引发了这次群体维权事件。
今年3月19日是长安福特宣布收购哈飞汽车资产的日子,长安福特动作迅速,之后短短几天就开始面向哈飞汽车员工召开招聘宣讲会,不过由于招聘条件限制,哈飞汽车一部分员工注定没有着落,他们因前途迷茫而不知所措,维权的苗头由此开始点燃。
其实,裁员之火拼非此时才烧起,隐患早已出现。早在2014上半年,哈飞汽车就启动过大规模的裁员计划,但裁员计划并不顺利。在一些哈飞汽车员工看来,裁员、被长安福特收购等一系列事件,都是被强行安排的,甚至认为这背后就是一个阴谋。自2009年被中国长安收编以来,哈飞汽车一路在走下坡路,于是哈飞汽车员工将中国长安看成造成这一局面的罪魁祸首。
据悉,长安福特在敲定哈飞成为代工厂时,预计保留工作人员不到两千人,而哈飞整体员工在五千人左右。虽然长安福特对于裁员一事,经过了培训、竞聘、上岗等一系列正常的程序,但仍遭到了不少被裁员工的抗议。
据内部人士透露,长安福特本需上岗1900余名员工,至今到岗1100名,大部分哈飞员工不愿意进入福特公司,对此哈飞出台相关文件,即:截止2015年12月,哈飞员工如果不自愿解除与哈飞的劳动合同,哈飞将强制解除与他们的劳动合同,并且员工也不再享受相关补偿。正是此协议激化了此次哈飞员工维权事件的发生。
很多员工认为,哈飞被沦为代工厂此举不符合长安当初收购哈飞时对黑龙江省政府和哈飞员工的承诺。对于员工的不认同,哈飞总经理刘正均曾对记者表示,哈飞的发展需要更多高精尖人才,哈飞的员工也需要与时俱进共同发展。
长安福特给哈飞的70亿去哪儿了?
注意到,维权事件中出现了这样的条幅↓↓:
那么,70亿的数字从何得来?哈飞汽车总经理刘正均在今年4月曾向媒体透露,长安福特投资的65.97亿元包括了研发投入资金,但与哈飞的债务没有关系。此外,长安福特购买哈飞轿车生产线等资产一共投入了5亿元。两个数字加起来逾70亿元。
按照刘正均当时的解释,“代工对哈飞汽车当前的困境来说有很大好处,首先会获得代工费,其次哈飞汽车可以做一些物流配套、安保、清洁服务,哈飞汽车全力配合长安福特分公司成立。2013年代工悦翔V3,一年生产8万辆,当年减亏1亿元。”
但是,据上述条幅所示,如今维权工人将“70亿去哪了”与“贪污腐败”这样的字眼联系在一起,不禁让人浮想联翩。对此,长安福特和哈飞方面还未有任何进一步的解释。
长安福特可借此避税?
这次维权事件是赶在长安福特进驻哈飞的时间点上,但是客观地说,并不全都是长安福特的责任,始作俑者还是长安集团。想当年,长安曾经风光地大举兼并重组哈飞和昌河,却一个都没有善终。
知情人士告诉【汽车维基】,除了涉及长安福特裁员事件,原(长安)哈飞还拖欠工人的工资,工人忍无可忍才选择这种激烈的维权方式表示抗议。
据说,长安福特通过“借用”哈飞这个原长安车型的生产厂(哈飞工厂曾代工长安悦翔等车型),可以巧妙地借助长安的名义少纳一些税。这个说法未经考证,但还真是新鲜,这涉及到集团与下属公司的复杂的财会计算方法,小主就不是太懂了。
哈飞的悲哀
在烟台路一号,【汽车维基】看到,整个厂区在院里被一条蓝网区隔,一分为二,门牌上写着“长安福特汽车有限公司哈尔滨分公司”的区域,是此次员工维权事件发生地,这里已经经过了长安福特的升级改造,原先在此生产的哈飞路宝、赛马、赛豹等轿车产品已被淘汰;而隔壁的另一部分区域,门外还树立着“哈尔滨哈飞汽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的门牌,像在昭示着昔日哈飞的历史痕迹,这里保留了少量的哈飞生产线,只加工一些零部件,现在是几乎停产的状态。
区隔长安福特工厂与哈飞工厂的蓝网↓↓:
就像人烟稀少的另一半厂区一样,曾经在微面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的国有企业哈飞,正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这或许正是两天前门口那些选择维权来解决问题的哈飞员工满脸愁苦怨恨的情感根源。
作为国有企业,哈飞汽车曾经在微面市场有着不错的销售业绩,在长安收购之初,外界曾对长安组成的长安昌河哈飞微面舰队,有着非常大的期待。
但是,长安显然从来没有摆弄明白过这两个兄弟企业。是否还记得,2012年1月曾出现的昌河大规模罢工事件,罢工中,昌河工人高喊“脱离长安、回归中航”,而原昌河汽车总经理李黎则在与工人对质时失态地喊出“你们不整死我,我就整死你们昌河”,被愤怒的员工暴打三次。最终,2013年11月25日,以北汽重组昌河宣告“长安时代”的结束。如今,哈飞也遭遇了与昌河相似的历史窘境,又是束手无策的长安。
如果,兼并重组都以这种牺牲企业和员工的可持续发展的暴戾方式进行,那么,宁可不要这样的兼并重组为好。长安,当深刻反思。
长安才是大赢家
我不知道长安会不会反思,但是,长安是个大赢家,这是肯定的。因为这些年长安对于哈飞的攫取,从来没有停止过。
众所周知,哈飞汽车身陷困境已有多年。自2009年11月长安集团奉行政命令重组哈飞汽车后,哈飞汽车原本的轿车板块再无新车推出,占据业务大头的微车也鲜有新品入市。相关数据显示,哈飞汽车销量也在此时呈现下滑趋势:2009年时年销量22.08万辆,到2013年则仅剩下2.14万辆;2009年哈飞汽车账面亏损为4.7亿元,而到了2012年度亏损已达到7.6亿元。沉重的债务令这家大型国企步履维艰。
长安先是将长安之星S460、悦翔V3转移至哈飞代工生产,实际上就是借用哈飞生产线转移长安产能不足的困难,然后利用收购哈飞获得的哈飞深圳生产基地拿到了全新的合资品牌——长安标致雪铁龙(DS品牌)的生产资质,长安估计半夜都能笑醒。
继而,随着今年2月末,国家商务部官网对《长安福特收购哈飞汽车部分资产案》进行公示,昭示着兵装集团又将目标锁定长安福特(福特前首席执行官艾伦.穆拉利也是主要的推动者之一),有多期望借其拯救哈飞汽车脱离亏损泥淖不好说,再次利用哈飞生产线谋求长安福特的扩张、弥补其北方市场空白点、为自己做嫁衣的目的,倒是明显得很。
长安福特在华共有四个工厂。其中,三个工厂布局在重庆,第四个工厂在杭州。然而,这四大工厂即使满负荷运转,合计产能也只有120万辆,距离长安福特此前提出的150万辆销量目标仍有一定差距。收购哈飞汽车成功后,长安福特将在哈尔滨形成第五工厂,有望于2016年正式投产,哈飞基地令其迅速新增20万辆产能,扩大长安福特的销售规模,可明显缓解其产能压力。
但是,出现了此次哈飞员工维权闹事后,长安是否还能笑到最后,不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