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三家来信》连载26:第4章 回家(1-1)

◇ 第四章 回家 ◇

“看,野鸡!”

李万年站在窗前,眼睛放了光。

赵俊生过来看了看,“还真是野鸡。”

“看,大野鸡还带了几只小的,这鸡真傻,等我出去后到这儿来抓它几只!”李万年激动的说。

于是他俩对着田野尽头的几个小黑影,开始聊起了野鸡。

孙队长进来了,李万年赶快指给他看:“野鸡!”

孙队长端详了一会儿。

“什么野鸡呀,快开春了,一个人拿镐头在挖土呢,一下一下的,瞧你们什么眼神儿!”孙队长眼神儿好。

于是他俩就不再谈论野鸡了。

有时,李万年在马路上发现了一个三蹦子:“看,红色的!”

有时,李万年兴奋的喊道,“快看,一个女的!”

张良对窗外已经不再好奇了。

近视六百度,被没收眼镜的张良就是看也看不到什么,单调的田野,什么都一片迷茫,冬天白茫茫的,有雪的时候就显的亮些,白天晚上都会亮一些;夏天绿茫茫的,总之外面永远茫茫一片。

窗外的田野,正在一天天变绿。

天总是雾蒙蒙的,也有晴朗的时候。

在晴朗的日子,特管室窗户的一块玻璃,就把一团太阳光斑反射进来。最先照到的是特管室右边的一个床头,慢慢移过来,阳光在地上蹑蹑的爬过,每一步的含义李万年都能读出来。

阳光刚到床栏杆,离打饭还得有一会儿呢。

当光斑爬过床腿,一块有裂纹的地砖就明亮起来,该去打午饭了。尽管菜里没有一点儿油,大家还是一分一秒的盼着快点儿开饭,吃完上一顿就盼下一顿。

打饭时叫赵俊生替班,李万年就可以出去溜跶溜跶了,这是他最高兴的事儿,出去倒尿他也高兴,就跟放风一样。因为不准张良出去解手,只能尿在矿泉水瓶里。

快打晚饭的时候,光斑就从地砖上消失了。

每天太阳都会偏一点,一天挪一点,特管室里的影子一天比一天短,越到夏天影子越短,夏天就没有影子了。

李万年指着第二张床脚的一个地方说:

太阳到这儿我就该回家了。

一、寂寞的日子

1

四个月前,挂在架子床上的张良还在库房,因为是阴面,太阳照不进来,库房里有股霉潮味儿。

睡觉时,为了控腿上的水肿,“死人床”一端的床板就被摇起来,把张良的腿抬高。到了早上,腿就消了肿,但因体液倒灌,脸又开始肿了,等挂一天之后,脸上的水肿就又返回到腿上了。

张良感觉自己像盖了盖儿的容器,一天天就这样被倒过来又倒过去。

框在窗子里的一小片天空,空茫茫似乎只有明暗的变化,听见过鸟叫,从没看见有鸟从窗前飞过。

孤独和寂寞袭来。

长期不说话,李万年和赵俊生也不允许和张良说话。如果能找到一张警察扔掉的旧报纸,李万年就要看上很长时间,所有版面都看,连中缝的寻人启事失物招领挂失讣告都细细的看。

张良感到记忆力都迟钝了。白天,除了背师父的经文,他站着给自己找些动脑筋的事儿琢磨。

有一段时间张良就在脑子里设计一种播放器,他喜欢设计小电器。

按照设计图纸去买配件、焊接,是他小时候经常干的事儿。张良小学毕业时,赶上七八年恢复高考的初期,那时人们向往大学,崇尚理工科,所以父亲特别注重培养他的动手能力。他和父亲一起设计过航模,他还装过矿石收音机,一管二管,一直到七管的他都装过。大学时,张良也学过一些机械设计。

有了这点基础,张良就在头脑中编程。如果能设计出既能看电子书、又能听音乐、还能看视频的播放器,那可太好了,当时还没有这样的机器发明,有点类似于后来的唱戏机。

程序编好后就设计外观。开关是按钮还是旋钮呢?按钮虽然新潮,但年纪大的人并不习惯,还是旋钮最好;播放器要有一个小屏幕,要能显示目录;而且还要有断点续播的功能,电子书一定要有书签。

1999年以后,法轮功的书籍音像制品被大量销毁,私藏的一旦发现就被没收,有时只因为家里有法轮功的书和磁带,法轮功学员就会被判劳教。书籍奇缺,张良经常花七元钱在网吧熬个通宵,帮助同修把经书装进博朗电子书,那时网吧还没那么严呢,不需要实名登记。

如果这个播放器能设计出来,没有书的大陆同修就太方便了,可以看电子书学法,可以听音乐炼功,还可以看师父讲法的录像。

设计多大合适呢?能放进衣兜就很方便,烟盒那么大最合适,太薄不行,能立在桌面上最好,再想想起什么名好呢?想来想去,他给它起名叫“天音播放器”。

他想起放在家里阳台上的MP3,有一百多个呢,是可以插SD卡的,本来是一位老学员自己花钱买了想提供给同修的,现在不知道是不是还在?抄家会给抄走吗?

2

值班的康队长进来了,他去香港旅游时买了个新手机,不知怎么搞的,时间设置不出来,他想问问张良,他知道张良是个大学生。

康队长给张良拨弄着手机的触屏按键,但张良看不清,没有眼镜。

“到值班室把眼镜给他拿来。”康队长吩咐李万年。

李万年非常高兴,咧着嘴甩着手跑出去拿了,回来给张良擦擦,戴上。

挂铐着的两手动不了,张良只能努着嘴告诉康队长怎么找时间的设置,这个设计确实不太合理,但最后还是找到了。

设置好了时间,康队长特别高兴。

过了几天,李万年神秘的拿进来一盒饭,里面有红烧鱼块,警察的小炒。

又过了几天,李万年悄悄的说,康队长还担心呢,那天给我们的菜里有鱼刺,忘了嘱咐我们慢慢吃,卡了嗓子就是事故了。

康队长年纪不小了,“像他这种警察,爬不上去的。”

3

张良上大挂的时候,于爱江就不愿意进门看他了,张良不瞅他,连眼皮都不抬。

张良躺在“死人床”上,于爱江就更不愿意进门了。

“死人床”上的张良,虽然四肢被捆绑着,动都动不了,还是让站着的于爱江不舒服,他感到沉默不语的张良,是在以一个胜利者的姿势嘲笑自己。

于爱江退出房间,从观察窗口看胥大夫给张良灌食。

胥大夫端来托盘,上面放了鼻饲管、小瓶碘酒、针管、白胶布、一小瓶油、医用剪刀、一小盆粥和水。

戴好手套,插好鼻饲管,胥大夫从托盘上拿出针头,吸入粥水,然后注入张良的鼻饲管。

这次灌食后,胥大夫没有撤出鼻饲管,他撕了一块胶布,把露在外面的一段管子粘到张良的脖子上。

这是于爱江刚刚指示的,三大队的新决定:灌完食不撤出鼻饲管,让这个塑料管一直插在张良的胃里。

最后量血压,胥大夫把袖带缠到张良的胳膊上,塞进听诊头,正要听,听诊头滑出来了,胥大夫解开重新缠紧,嘟囔着:又瘦了一圈儿。

4

饿了张良两个多月,每天只给他灌一次流食,但于爱江不想让张良身体出现问题,他让胥大夫带他到马三医院检查身体。

于是,这一天灌食后,胥大夫把鼻饲管抽了出来,拨出来时,鼻饲管的下部已经变成了黑色,这个白色硬塑料管在他体内放了一个多月。

从“死人床”上一下来,张良就摔到地上,走不了路了。李万年搀着他活动了一早上,张良才能勉强行走。两个警察扶他慢慢下楼。经过一楼时,楼梯拐角有一面大的立镜,可能是警察整理仪表用的,没有眼镜的张良看到了镜中的自己:红色臃肿的劳教服,光头,面色苍白,形象模糊。

戴着手铐坐在车里,走在围墙外的柏油路上,周围是白雪覆盖的田野,寂静而空旷。

单调的林荫道,一棵大杨树,又一棵大杨树,张良多次想像过这条可以逃离劳教所的路,一棵树,又一棵树,这条路真长啊。

周边地形的情况,他已不再好奇,逃离的想法已经淡漠。

一点力气都没有,即使不戴手铐,逃跑都是极其困难的,长期不活动,腿部肌肉萎缩,胳膊被长期高位挂铐,筋也拉伤了。

马三医院对社会开放,看病的当地人很多,他们先是投来异样的目光,然后马上就避之唯恐不及了。张良想起来,他们的表情,就像自己小时候看到被押送的罪犯经过时那样。

“能吃饭愣不让吃,这怎么好,出了事儿我可担不起责任呀。”体检完毕,张良听见胥大夫对医院的大夫唠叨。

医院的大夫说,“长期灌食身体器官都会一点点衰竭的……”

文章来源:大纪元网站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