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让位于法治才是净化经济生态的根本之道
每个生命的生存,都呼应着相应的生态。没有良好的生态,就没有良好的生存。中国经济之所以发展艰难,是因为背后的经济生态恶劣。
这个恶劣指什么呢?就是指既得利益对民生肆无忌惮的盘剥和践踏。而既得利益,有史以来一直是进步力量无法战胜的暗地里事实上把控社会运行既存在势力,是社会无法超越的黑洞。
既得利益是历史形成的。根长在历史,危害却在现实。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要通过对既有政策的调整去铲除既得利益的设想,很难实现。谈消除既得利益的危害,谈了几十年,从我们这一代打光屁股的时候就谈起了要反对官僚主义的权力任性,然而到我们老了的今天情况不仅没有得到应有的改善,而且权力越来越任性。对既得利益的无奈,对权力任性的无奈,也就成了中国经济无法解脱、逾越的宿命。
尽管既得利益总体上是无法逾越的,但局部的铲除仍是现实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犹如我们经常在电视里看到的原始森林里行走,总有一个人持刀在前面砍出一条路来,大家才能走一样。
新千年十八大以后,中国经济长期积累的问题集中暴发,经济生态恶化到无法持续的状态,经济发展举步维艰。这就使得现实的经济发展,不仅在于发展部署本身,而且还在于要重新开路,要砍出一条路来,否则无路可走。而过去的“问题”,都是既得利益的刚性驱动权力任性的结果。权力任性的历史越长,问题积累就越多。而权力与市场的自由本性是相悖的,权力的任性,等于市场的薄弱。政府要那么大的权力干嘛,要那么多权力干嘛,权力的设置为什么那样繁锁,原因只有一个,即实现既得利益的需要。
据中国政府网载,5月12日,即昨天,李克强总理在全国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职能转变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引《礼记》《论语》详解政府工作报告中“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的表述,间接指出了政府权力任性的不合理。李总理说,纵观中国历史,凡盛世往往都“居敬行简”、轻徭薄赋,政府施政要义,在于以敬民之心行简政之道。并指出今年简政放权重点工作是“五砍”:
再砍掉一批审批事项,
再砍掉一批审批中介事项,
再砍掉一批审批过程中的繁文缛节,
再砍掉一批企业登记注册和办事的关卡,
再砍掉一批不合法不合规不合理的收费。
众所周知,新一届政府对削减政府权力动的手术是有史以来最大的,史无前例的。然而即便如此,政府的权力仍旧过于任性。其任性不在于看得见的行政管理条款,还在于权力决定一切的社会生态氛围。因为在我们的体制中,权力对人身的控制是全方位的,人的自由度很小。近日网上爆山西某官员在干部大会上公开说“国家规定就是狗屁,我就不执行”、“我是搞法律出身的,我知道法律是干啥的,我就不讲法”……以上“惊人语录”反映出官员是何等的任性。这个官员的任性所反映出来的绝不仅仅是个人的问题,而是整个官场的风气。中国是一个权力社会。这个官员的任性所反映的背后的官僚任性、官场任性,对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影响,是可以想像得到的。
到政府部门办事,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是常态,权威主义已经深入到了我们这个民族的灵魂。
“再砍掉一批审批事项”,说明审批事项没有必要太多,而砍了一道又一道,说明多到了什么程度。此外诸如中介事项、繁文缛节、办事关卡、无良收费等,为什么当初要设计那么多?设计来干什么?谁让设计的?答案就一个:为了保证既得利益实现的需要。
这说明权力任性的背后,是既得利益的猖獗,是对公民权利的无视,是对市场自由的否定,是对市场发育的扼制。
大刀阔斧简政放权的背后,反映的是我们的经济生态曾经是何等的恶劣,市场的成长是何等的艰难,既得利益何等的疯狂。
再从另一方面看,我们炎黄民族的特性之一,是不守规矩。你说没有一定的约束,这天下还了得。不守规矩的民性,就需要有约束。然而一通过权力约束,又助长了权力任性。于是,一放就乱,一管就死,就成了我们这个社会的咒魔,形成了非常不利于社会进步的恶性循环。社会的发展进步,就是在这样恶性循环的生态中蹉跎的。为什么今天的经济生活处处都是两难的问题和局面,根源就在于经济生态的恶劣。
要改善经济环境,净化经济生态,需要做的不是削减政府权力的问题,不是限制权力任性的问题,而是把权力置于阳光监督之下的变革。而把权力置于阳光之下的过程,本身是一个权力升华涅槃的过程,也是一个权力自我否定的过程。因为阳光下的权力已经不再是权力,而是法治了。
这就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靠权力的调整、伸缩、控制来净化经济环境,只能治标,不能治本。从根本上讲,要铲除既得利益存在的土壤,要从根本上杜绝权力任性,有效净化经济环境,要依靠的是社会法治化。让握在个人手上的权力,变为公众监督的法治,才是解决问题,从而真正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
文章来源:作者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