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5年04月08日讯】近期,有关大陆的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浙江大学,在同一天更换校长一事,引发外界热议。其中,清华大学前校长陈吉宁,创下了该校校长最短任期记录。有人戏称,中国高校校长的任期普遍很短,都要以“月”来计算了。那么海外大学的校长任命是怎么样一个程序,他们和中国的大学校长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呢?一起来听听学术界人士的分析介绍。
大陆大学校长“走马灯”高升,成为了中国高校的独特“风景”。3月26号,清华党委原常务副书记、副校长邱勇升任校长,接替已转任环保部部长的陈吉宁;北航原校长怀进鹏转任工信部副部长,由原常务副校长徐惠彬接任;浙大原常务副校长吴朝晖升任校长,接替已转任北大校长的林建华。
陈吉宁的离任,创下了清华校长37个月的最短任期。2月中刚刚调任中科院的北大前校长王恩哥,任期更是短到只有22个月。
《中国青年报》3月底发布的一篇评论称,校长任期短是大陆不少高校都存在的问题。例如,调任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前,申长雨在大连理工大学校长职务上只待了16个月;升任人大校长前,陈雨露在北外担任校长29个月;而南京财经大学前任校长刘志彪,履职时间甚至不满11个月。
为何会出现这种局面?原首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李元华指出,中国高校和国外普通高校的校长,有本质上的区别。
原首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李元华:“国外的校长他履行的是一个管理协议下的一个管理者身份。中国大陆的校长他是一个官,他有可能是说不同派系的人一上来以后就换自己的人,把自己的人派到那个学校里做官。尤其跟着他那个人的提升,他又被提升了。所以他往往有的时候是一个跳板。不是一个真正学校管理者的身份。
《中国青年报》的文章,对拥有多家国际著名大学的美国作了对比统计,称哈佛大学自建校以来,平均每位校长的任期约14年,查尔斯•威廉•艾略特担任校长一职就长达40年。耶鲁大学校长的平均任期也是14年,最长任期29年;普林斯顿大学校长平均任期也达到14年,最长任期31年。
美国南卡罗莱纳大学艾肯商学院终身教授谢田介绍,美国大学校长的选拔,大致需要经过“建立搜寻委员会、确定人选标准、筛选候选人、候选人答辩、确定最终候选人,和上报本州高等教育委员会批准任命”等流程。
谢田:“整个校长的选举的过程,选拔的过程呢都是在全校大学教授和学生们的严密的注视下进行的。他的任期一般都不是终身制的,都是几年任期,就是3年、5年不等的任期,但是可以连任的。校长都有他自己的业绩的评估,成绩的评估。每年他都要接受他的上司,对我们大学来说就是南卡大学总校长和州教育委员会来评估他的成绩。”
谢田指出,中国大学教育的最大弊端,是中共对意识形态的控制和垄断,导致高校丧失学术独立自由的风气,成为服务于中共政权的政治工具。
谢田:“你看那个北大校长就任的时候,是中共组织部的什么部长跑去任命,这个就非常荒唐。中组部,一个共产党的一个什么组织部长跑到中国的一个最好的大学去告诉人们谁来当校长,这简直是世界上最荒唐,最荒谬的事情。中共不垮台的话,中国的大学永远没有出头之日。”
李元华:“中共的校长是中共政策的一个执行者,所以任何的教育理念、教育理想跟中共政策相悖的时候,你要服从中共的政策。所以不能有自己的教育理想和教育抱负。”
民间也有声音呼吁,打破“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取消校长行政级别,推进校长公选。
采访/易如 编辑/李明飞 后制/舒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