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家宝引六段诗总结自己 旧事重提有深意

【新唐人2015年2月24日讯】(新唐人记者唐迪综合报导)中共前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近年来在海内外舆论界曾是一个“争议性人物”。作为中共体制内的高官,他的有关体制改革、甚至涉及普世价值的大胆言论使他在一段时间内同时成为舆论追捧或攻击的对象。近日,有“秉笔直书”之称的大陆刊物《炎黄春秋》突然重新发表了温家宝在2006年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一个讲话,引起了外界的注意。

温家宝讲话再次被刊登 引起海外舆论关注

2006年11月13日,温家宝总理曾在中国文联、中国作协全国代表大会上作报告,其中关于文学艺术工作的部分经整理和文字修改后,以《同文学艺术家谈心》为题被大陆各大媒体刊载。《炎黄春秋》杂志也在2007年第1期上转载了这个讲话,并摘选部分读者来信、来诗刊载于后,其为温家宝背书,为文艺创作自由及相关法律保障而呼吁的态度十分明显。

近日,《炎黄春秋》再次刊发了温家宝的上述讲话,引起海外舆论的注意。

据报导,温家宝在那次讲话中提及自己在访问欧洲前接受欧洲几大媒体记者采访情况。当时英国《泰晤士报》记者问:“你晚上经常读什么书?掩卷以后,什么事情让你难以入睡?”温家宝说:“你实际上是在问我,经常读什么书,思考什么问题,究竟是一个怎么样的人。那么,我引用下面的六段诗章,来回答你的问题。”

温家宝引用的第一段是左宗棠23岁时在新房门口贴的一副对联:“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破万卷,神交古人”;第二段是屈原《离骚》中的诗句:“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第三段是郑板桥的《竹》:“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第四段是宋朝张载的座右铭:“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第五段是艾青1938年写的诗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第六段是德国哲学家康德死后刻在他的墓碑上的座右铭:“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日新月异,不断增长,这就是我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定律”。

随后,《泰晤士报》用了两个版面来发表相关报导,并把这六段诗章全部刊登出来,还把其中五段中国的诗句全部用中文发表,并把作者、文章、年代都作了注释,甚至还用半块版面刊登了一幅屈原的水墨画像。

海外亲北京媒体称温家宝正走出“影帝蔑称”的阴影

中共十八大前后,温家宝曾突然遭到一场来势汹汹的攻击,其中包括真假难辨的温家族、亲属获得惊人暴利的传闻,和直接针对其近十年来打造的亲民、清廉形象的猛烈攻击。一时间,“影帝”的称号“不胫而走”,要求对其展开调查的呼声此起彼伏。尽管海外曾曝出温家宝主动要求当局对他本人及其妻子、儿女调查的消息,北京当局却始终没有表现出顺从舆论指责而对温家宝着手调查的迹象。

近期,针对温家宝的反对和攻击声音的日渐式微。温本人也时不时在一些恰当的时机出现在公众视野中,比如,2014年曾与河北中学生跳绳打太极,在母校演讲打篮球,向两所大学题字赠书;近日,还与已退休的李瑞环以及现任高层习近平、李克强等一道,向刚过世的原天津市副市长的庄公惠的亲属表示慰问。

2月22日,海外亲北京媒体多维发表评论文章,梳理分析了攻击温家宝的五个方面势力:1.遭到温家宝重击的薄熙来、周永康、令计划等山头;2.对其“政改”呼声极为警惕的左派或红色后代;3.抵制自我改革的既得利益集团;4.拥薄的“薄粉”;5.对涉及温的家属的腐败传闻“缺乏免疫力的一些底层民众”。

文章分析,中共十八大前后那场来势汹汹的“倒温”浪潮中曝出的那些指控其家属暴利敛财的黑材料,很有可能是温家宝的对立面故意向外定点泄露的“抹黑”之举。而周永康的下属马建,薄熙来之子薄瓜瓜,令计划妻子与兄弟令完成,被传是收集、持有“黑材料”或是向外放料的人。

文章称,2014年海外曾热传北戴河会议达成共识,“终止”对温家宝等人的审查。该传闻虽然还是“真假难辩”,但各种迹象显示,“或许在中央层面的认识中,‘影帝’的蔑称实为无聊中伤”。

文章最后表示,到现在薄、周、令已落马,既得利益集团也成了“砧上鱼肉”,薄粉们的愤恨情绪也“日益淡化”,这些时局的改变都“足以使温家宝松口气了”。唯一悬而未决的问题,就是温的妻子亲属的暴富传闻尚未真正得到澄清。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