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政治说教末途 停办呼声民间再起

【新唐人2015年2月21日讯】(新唐人记者何雅婷综合报导)今年的羊年除夕过后,“吐槽春晚”的主战场从大陆网路社交平台转移到了境外媒体。无笑点、无亮点的羊年央视“春晚”,被指明显变成了中共当局定义的所谓“主流意识形态”保卫战的“战士”,曾经的“公众狂欢的舞台”彻底异化为中共的政治教育基地。停办“央视春晚”,让过年成为中国百姓“自己的节日和庆典”的呼声再起。

央视春晚播出后,往年那些曾经为了晚会上歌星是否假唱、魔术是否穿帮而交锋的大陆网民们吐槽春晚的劲头明显减退,很多人连“骂都懒得骂了”。倒是香港媒体和海外中文媒体接过来“吐槽春晚”的接力棒,对这场把娱乐大戏直接异化为“国家级政治舞台”的晚会大加口诛笔伐。

首先,香港媒体普遍认为,这次羊年的春晚政治意味相当浓厚,甚至有媒体披露,中共当局竟然在事前透过内部通知,要求大陆的媒体加大宣传力度,督促党员干部“自觉收看”,公开把春晚当成全民政治教育。

香港东网日前发表一篇题为《暗夜有声》的评论文章讨论羊年的央视春晚。这篇署名“东不亮”的文章认为,春晚分为两大阶段:

第一阶段是从1979年到1989年。这个阶段的中国人刚刚摆脱政治挂帅的文革桎梏,此时的春晚“即使带着浓厚的政治宣教意味,仍然可以接受。”

第二阶段是1990年以后。在经历了1989年发生的“六四屠杀事件”后,新上台的江泽民大肆整肃意识形态,经济萧条,人民噤声,在这样的政治大背景下,春晚“不再是娱乐性的全民狂欢,而是成为一项政治工具”,其典型表现就是“晚会上开始以各种节目赤裸裸地吹捧当下的方针政策,乃至拍‘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马屁’”,而且被要求主动地宣讲、传播、附和政治主题,表现“党和国家形象”。

而这条政治化的道路走到今天的结果,就是中共当局的宣传主管机关公开发文,要求各单位各部门“督促党员干部自觉收看”,把看春晚当成一项政治任务。

文章最后呼吁,让“综艺回归综艺、让政治退出”,或者从根本上引入竞争机制。否则,“春晚”只能走向消亡。

与此同时,海外博讯网2月17日爆料称,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长刘奇葆在羊年节前曾到春晚节目组最后一次彩排中去“探班”,结果,这位主管意识形态的书记处书记“挥动大刀”,几乎砍掉了所有央视自己准备的节目,其中就包括由佟丽娅扮演貂蝉,王丽坤扮演王昭君,马苏饰演杨贵妃,秦岚扮演西施的“舞台唯美大气”的《国色天香》。

作者“泉野”则发文评论说,“一边意欲践行文艺作品的针砭时弊,一边却只能隔靴搔痒无法延伸到更深层,导致春晚从一开始就注定是畸形产儿。”

文章写道:“春晚充其量只是一个公众狂欢的舞台,却被越来越明显地当做了主流意识形态保卫战的‘战士’,能不畸形?又何以狂欢?如若春晚总导演足够大胆,何不来一场针对宣传体系僵化落伍的讽刺大戏?毕竟,唯有踏出敢于自嘲自讽的关键一步,春晚才能真正走出囚笼。”

中国作家阎连科曾在《春晚如屁》一文中表示,春晚已成为“一筐时过境迁的烂桃”。

阎连科主张停办央视春晚,他问:“为何不可以让央视停办春晚、由各省和地方自己视情去办呢?”他说,要给观众一个选择权,让中国新年成为民间自己的节日和庆典。

阎连科最后说:“对于央视春晚言,急流勇退、临败即收,在该停办时停办,却正可以让春节更加多样化和民间化,让民间和百姓更拥有一种纯正的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自由性。”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