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5年01月11日讯】新闻周刊(457)枪响撕破了巴黎上空,12个人倒在血泊当中,震惊了巴黎、震惊了法国、震惊了全世界。惨案发生在法国历史悠久的讽刺漫画刊物《查理周刊》驻巴黎的总部。那些扣动扳机的穆斯林人呼喊着:“真主至大”以及“我们摧毁了《查理周报》”之后离去。他们没有料想到的是,在那以后,全世界更多人站出来说:我们都是查理。
一份在巴黎人心中已经成了60、70年代的古旧遗物的周刊,被人们从记忆中拾起,连同手中的笔,在巴黎市中心的共和国广场,组成抗议的标语——“我是查理”。
埃菲尔铁塔收起了它的光华,法国民众在各地悼念死难者,与此同时,直升机在巴黎东北部小镇达马丁-高尔上空盘旋,法国出动近9万精锐警力追剿嫌犯,然而抢劫犹太人超市、挟持人质、新的死亡……获得官方证实或未证实的坏消息依旧不断传来。默哀、鲜花、蜡烛……这些和平宁静的像征却无法为这个已经夺去了十几条生命悲剧落幕。
巴黎居民BENJAMIN:“这真是一个耻辱,只是因为幽默,他们指责幽默,居然做到这个地步,为了卡通、为了观点而去杀人。这是最多获罪而死的方式,为了观点。这太令人悲哀了,这对今天的巴黎来说破坏力太大,为了观点,为了幽默。”
巴黎居民SVETLANA:“我无法描述此时的感受,那是内心深处的。我不知道别人怎么想,但我认为今天来这里的人内心感受到的是同样的痛苦。”
几天前,《查理周刊》的新年第一期还躺在各类的报刊杂志中乏人问津,封面刊登的是讥讽玛丽亚诞下耶稣的漫画。“挑衅”和“制造麻烦”是很多巴黎人对这个创刊45年的老刊物的印象。它挑衅的对像有政客、警察、银行家和宗教人物,甚至包括法国总统、先知和教皇,然而只有涉及到有关伊斯兰教问题时会遇到愤愤不平或者暴力的反应。
2011年,《查理周刊》出版一期专刊,宣称由先知穆罕默德担任客座编辑,导致当时的办公地点遭到燃烧弹攻击,因而搬到了现在的办公地点。2012年发表的一系列粗俗的漫画再次涉及穆罕默德,导致法国位于20个国家的使领馆、文化机构和学校倍加紧张。主编沙博尼耶自己也因此受到警方贴身保护。这次遇害的12个人中,就有贴身保护沙博尼耶的警察。
从卢梭到伏尔泰,用讽刺和幽默来实践言论自由,是法国文化的灵魂,而言论自由是法国人从骨子里捍卫和实践的价值观。枪击事件发之后,法国出版人、政界人物阿尔希•德朗巴尔希(Arash Derambarsh)将此事类比发生在美国的911恐怖袭击。911中,穆斯林极端分子攻击了美国经济和政治实力的像征;这一次被攻击对像是法国世俗主义、自由和宽容的重要文化像征。
“言论自由无法用价值衡量”这样的标语阐述着“我是查理”这三个法语单词背后的份量。
“我是查理!”包括法广、世界报、费加㑩报在内的13家法国媒体发表联合声明:不向威胁和恐怖低头,为捍卫新闻自由,始终如一的奋斗。
不光法国人这样认为,全世界很多人都这样认为。事发后,近在德国、比利时这样的邻国、远在乔治亚、香港、泰国、秘鲁、美国的民众们,也打出“我是查理”的标语。仅1月7日当天,“我是查理”的推文在推特上被转发了170万次。
近百名驻北京的外国记者星期四晚间聚集在北京三里屯的一家书店,手举“我是查理”的标语,表达对巴黎遇难的新闻工作者的支持。遗憾的是,据美国之音报导,集会很快被北京警方驱散了。书店门口的“我是查理”的标语被拿掉。有便衣警察对出席者称不许照相,不许录像。
世界各地的漫画家也以笔为枪,反击恐怖份子。
居住在巴黎的美国人STEPHANIE:“光明总会战胜黑暗,人类不会被仇恨阻挡进步的脚步。我能感同身受,我真的能,因为我在纽约感受到过同样的事情。人们因此变得更加坚强。法国人也会变得更加坚强,就像纽约人那样。仇恨永远都不会得胜,永远不会。”
沙博尼耶生前受过死亡威胁,却在接受法国《观点》报采访时说,作为单身汉,他不怕这些威胁。他宁愿“站着死,也不愿跪着生”。与此同时,他也反对当时的法国政府试图阻止穆斯林针对《查理周刊》发起一系列抗议的打算。在他看来,自己有言论自由的权利,穆斯林人也有。
下周《查理周刊》一改平日六万份的发行量,将发行100万份。
撰稿:晓燕
剪辑:俊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