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信号? 《环时》突变脸公开质疑刘云山

【新唐人2015年1月8日讯】(新唐人记者唐迪综合报导)被外界视为中共党内左派舆论阵地的《环球时报》(下称《环时》),一向以中共文宣部的马首是瞻,为中共舆论宣传“吹喇叭、抬轿子”。日前突然发文,以一个朝鲜逃兵在中国境内抢劫杀人案的报导情况为由头,罕见对宣传系统新闻审查的分寸把握提出质疑,被外界称为一次“高难度叼飞盘”的行动,同时也是间接“扇了刘云山一巴掌”。

1月6日,《环时》发表了一篇题为《别让韩媒告诉我们朝鲜逃兵进了中国》的社评,对中共官方媒体在报导朝鲜逃兵在中国境内抢劫杀人案的问题上表现出的“敏感”表示不满,认为有关部门“把本来简单的事搞复杂了”,间接质疑中共宣传管理上对新闻审查的分寸把握不当。

这篇社评表示,朝鲜逃兵在中国吉林省延边州非法越境,抢劫并枪杀4名中国边民的时间发生于2014年12月27日,但中方各个部门一点消息都没有透露出来,直到今年1月5日韩国媒体对此事作出了报导之后,中方才对此公开作出回应,表示已向朝方提出交涉,中国公安部门正依法处理此案。中方媒体才随后跟进报导,这种情况“显然不应该”。

社评公开质疑:“不知各有关方面出于什么原因,把公众早应知道的消息拖了这么久。”

文章表示,对中朝关系“太敏感”实在没必要,并声称,“处理各种对朝事务的具体部门不应自己想得太多,把本来简单的事搞复杂了。”文章称对中朝关系的处理要“坚持常理”而不应“过于迁就之”,否则,中方“必将要用本国社会的困惑和分歧来埋单”。而中国主流媒体在类似事件上因觉得“敏感”就回避报导的做法,将造成媒体公信力的流失。

《环时》的这番言论引起外界的关注与解读。

时政观察人士唐靖远对此表示,《环时》这次突然大变脸,转向公开质疑“有关部门”扣押消息不发,实际是冲着负责宣传口袋刘云山发难,这应该与当前习近平在文宣系的人事大调整有关,因为这次调整的目的,明显是在为架空刘云山并进一步掌控“笔杆子”做准备。中共体制,向来都是看风向行事,《环时》这样的媒体,从来不会考虑操守和原则问题,见风使舵完全是一种常态。所以,《环时》的变脸,等于从另一个侧面证实了刘云山即将失势的窘境。

事实上,《环时》在文宣调子上的见风使舵,不仅表现在上述社评文章。就在1月6日这天,《环时》的官方微博上也突然贴出一篇呼吁“牢记”文革、阻止文革再现的帖文,引述作家巴金的言论声称:“只有牢牢记住‘文化大革命’,才能制止历史重演,阻止‘文化大革命’再来。然而,如今舆论场上,却出现为文革辩护的声音,宣称文革是美好的,攻击反思文革的人扭曲历史。”

这种要求反思“文革”的姿态对于《环时》来说是罕见的。

约一年前(2014年1月14日)《环时》曾针对当时出现比较强烈地要求中共当局反思文革,出面为文革“道歉”的社会舆论,刊发了《文革不可能重演,其风却不易肃清》一文,宣称:“文革”在中国已经是“属于翻过去的一页”,而且已经得到了“彻底反思”,所以大家应该往前看,不要纠结于谁是谁非,更何况“党群那10年回头看是‘同呼吸共命运’的”,文革中大家都是窝里斗,半斤八两,因此道歉不是一个“具有建设性的做法”。

当时,《环时》的这个论调就遭到外界的强烈质疑,有评论称,文革在中国大地上从来就没有得到过真正的反思和制度上的清算,《环时》宣扬的“那种所谓全民负责任,实际上也就是‘人人有份,个个免责’的遁词。那种面对本民族阴暗面一笔带过,面对他国否定历史罪行则作义愤填膺状更是让人讥为‘选择性失明’,难逃‘双重标准’之嫌”。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