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4年12月28日讯】新闻周刊(455)上个星期,纽约两名警察在街头惨遭枪杀,震惊美国社会。纽约市的民众抗议暴力执法以及两名警察被枪杀事件,不仅凸显了纽约市长白思豪与纽约市警察之间的矛盾,也凸显警民关系异常紧张疏远。在几起杀警案后,纽约提升警戒。
星期六,是为因公殉职的纽约警察拉莫斯(Rafael Ramos)举行葬礼的日子。超过2万5千名来自美国各地的警官,和当地百姓,早早来到教堂附近,为拉莫斯送行,现场气氛凝重哀戚。上午十点,美国副总统拜登和纽约州长库莫、市长白思豪一起抵达,步入教堂。
美国副总统拜登:“葬礼前一天,教堂举行了悼念仪式,拉莫斯的遗体被缓缓抬入教堂。纽约市警察局长布莱顿(Bill Bratton)出席,前市长朱利安尼(Rudolph Giuliani)也现身其中。由于此前支持抗议警察的言论而备受指责的现任纽约市长白思豪(Bill de Blasio),姗姗来迟。
教堂外的大屏幕上,拉莫斯儿子的话,令人动容。
警察拉莫斯的儿子JUSTIN RAMOS:“父亲是有个性的人,他是一个无私的人。我永远感谢他所做的牺牲,为我和兄弟贾登付出的一切。”
上个星期六下午两点50分左右,在纽约布鲁克林,两位正在警车内用餐的警员,被非裔布利斯林(Ismaaiyil Brinesley)开枪射杀。凶手在警方追捕下,于离案发地点不远处的地铁站开枪自杀。
两名警员分别是华裔警员刘文建(Wenjian Liu),32岁,两个月前刚刚结婚。另一名是两个孩子的父亲、40岁的西语裔警员拉斐尔•拉莫斯(Raphael Ramos)。
纽约市民Buddy:“警察在光天化日之下被杀害。老实说,我不知道人们为什么这样做,做这么无情的事。”
纽约市民Kimball Hilton:“我每天与警察打交道,他们99.99%都是好人,他们帮助这座城市,而有人对他们做出这样的事,太恶劣了!”
然而,两名警察的殉职,并没有停止已持续多日的“反对警察暴力执法”的抗议活动。
今年7月,纽约黑人商贩加纳遭警察“锁喉”致死,8月,弗格森小镇黑人青年布朗被枪杀,这两件事引发民众抗议警察暴力执法的浪潮。路透社曾报导,纽约黑人警察哈姆告诉媒体,他在布鲁克林大桥附近听到抗议者高喊:“我们需要什么?需要警察死。什么时候?就现在。”哈姆说,没想到,抗议者的口号在几天之后变成残酷的事实。布利斯林在刺杀警察前,在社交媒体发出了复仇的信息。
血案发生后,美国总统欧巴马、国务卿克里和民权领袖都发表声明表示强烈谴责。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领袖艾尔.夏普顿,和加纳的家人一起,呼吁抗议警察者要理性和平,他们并为受害警察默哀祷告。
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领袖艾尔.夏普顿:任何把埃里克.加纳和迈克尔.布朗之名与暴力或枪杀警察行径联系在一起的行为都应受到谴责,它与这两起事件中对正义的追求背道而驰。
纽约市长白思豪在慰问了遇害警察的家属之后,呼吁人们暂时停止反对警察暴力执法的抗议。
纽约市长白思豪:“我请求所有人,停止抗议,停止示威,直到葬礼之后。”
但是,白思豪这时的发言,已经无法改变人们对他的观念。
在这起事件前后,纽约市长白思豪备受指责,被指由于他对抗议警察者的纵容,导致悲剧发生。弗格森案之后,美国各地,包括纽约市都出现了大规模的示威。纽约市长白思豪发表了一系列偏向于示威者、批评警察的言论。纽约市的警察工会提出严厉的抗议。有不少警察在一封公开信上签名,声称如果他们在执行任务时遇难,白思豪市长不得参加他们的葬礼。
20日当晚,纽约市长白思豪就两位警察被枪杀召开记者会。在他走过来的时候,人群中的警察一致转过身来面对墙壁,向市长表示抗议。同样的一幕也出现在这个星期六,白思豪在殉职警察拉莫斯的葬礼上发言时,聚集在教堂外的纽约警员集体背过身去,表达对市长前段时间默许反警示威的不满。
枪杀警察惨案,也让越来越多的民众开始走上街头支持警察,20日当晚,纽约就出现“静悄悄”的自发游行队伍,抗议杀害警察的行为。
纽约长岛居民李女士:“我们大家对这两位的纽约警察不幸去世,感到非常的沉痛,尤其是这里有我们华人警员,我觉得我们有义务来表达我们沉痛的心情。”
此时的纽约警察,处于极度紧张之时,尤其是惨案发生的第二天,在佛罗里达州传来另一起杀警案件。
接二连三的枪杀事件让美国警察在抗议浪潮中感受到“人身安全受威胁”,随时处于紧张戒备状态。全国各大城市的警察加强安全戒备,执法部门和工会领袖呼吁,所有巡警执勤时应穿上防弹背心,并避免在社交网上发表煽动性文章,在社交网路上的措辞,避免引发冲突。纽约和几个其他城市的警察局被要求“保持高度警觉”,防止类似案件发生。纽约警局暂停所有辅助性巡查行动。
纽约警察局还规定,任何警察都不得单独出警,必须至少两人同行,要求警察必须应答所有无线电呼叫。除此之外,美国警方加大力度排查网上的过激言论。一名田纳西州男子在网上发布消息称要“开车去纽约多杀几名警察”后被警方逮捕。巴尔的摩警察工会称,对警察而言,现在处于20世纪60年代以来最危险的政治环境。
撰稿/王子风
剪辑/张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