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广德:破立相生 雨伞催生“香港梦”

社会运动必然有破有立,雨伞运动自不例外。

破的方向很清晰:打破人大常委8.31政改决议的框框,才能有真普选,让香港人命运自主。再深一层次,就是打破中央政府的威权,因为在文明社会,谁都没有在欠缺民意授权的体制下擅自一捶定音的资格,特首梁振英如是,国家主席习近平也如是。

破的目标已经渐见成果,虽然中央至今对8.31决议还很口硬,但已深知“中央权威不可侵犯”这一套皇帝的新衣,已被学生在国际社会面前当众脱下,更因本地建制阵营涌现裂痕,显得十分狼狈而不断犯错。例如新华社早上发稿批评富豪不就占中表态,晚上删稿再发文补救;全国政协常委史无前例撤销田北俊职衔,却又要中联办安抚自由党勿脱离建制阵营;梁振英声称掌握证据显示外国势力干预,曾钰成却说看不到证据,黎栋国更反对由立法会用特权法调查。如此窘态,显示中港官员正急如热锅上的蚂蚁,因为他们的选项正越来越少,压力越来越大。

短期而言,破比立重要,因为打破北京的政改鸟笼是民心所向,更是占领者会否和平退场的关键。事实上,某些头脑清醒的中央官员也明白,容许香港实行真普选,令港人回归体制内政治角力,总比继续迫使学生在体制外抗争和泛民议员全面不合作,对中共的威胁更少,因此当务之急是找一个体面的下台阶修正8.31决议而已。但正如所有谈判老手采用的策略:未到决定让步的一刻,必然声称永不退让,兼且开动宣传机器帮自己壮胆。

据悉,好几位行政会议成员都曾经乔装游客,深夜亲到占领区考察,但因怕暴露身份而不敢与留守者交谈。若果他们敢对中央直言不讳,北京官员应该了解到雨伞运动不只求破,占领者正在求“立”,进行一个前所未有的实验。

雨伞运动的参与者起码有三类:留守的学生和青年,不时提供物资或协助秩序的支持者,以及关心广场安危而随时挺身支援的市民,可以统称为“撑伞者”。根据香港大学民意计划的调查,曾经参与占领集会的撑伞者共占全港18岁以上市民的百份之18,即达110万人。经过一个月磨练,撑伞者已经隐然成为一个命运共同体,因为大家在有意与无意之间替香港开拓出一片未经规划的公共空间,更取代政府成为这空间的主人。

责任意识 自由觉醒

尽管金、铜、旺三个占领广场大小不一和面貌各异,它们都靠两株无形枝柱 – 代表新价值的大树 – 支撑起来。

第一株是责任意识:坚持和平守礼、主动打扫卫生、力行环保回收、强调资源共享、甚至有无数标语向场外的市民商户致歉,都是承担责任、自我约束的表现。
第二株是自由觉醒:争取命运自主、冲破威权桎梏、无惧暴力威吓、打破思想上的条条框框,都可以从广场上目不暇给的自由创作,全港遍地开花的行为艺术,以至互联网上的文章、音乐和录像,活生生地呈现在全世界面前。

这两株大树开出的果实,正在成就一个新世代的愿景。相对于习近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是一个抛开集体威权意识,倚靠每一位个体参与者在地实践的“香港梦”。说是“梦”,因为它还没有完成,也未臻完美,撑伞者每天都在赋予新的内涵,广场空间也很脆弱,每时每刻都有清场的威胁。

习近平的中国梦是“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弘扬民族精神、凝聚中国力量”,说穿了就是要中国人臣服共产党领导,再换来一点好日子和抽象的民族自尊。但香港梦却是在地、个体与真实的,兼且与普世价值接轨。例如环保回收是低碳生活的在地实践,应对的挑战是全球气候变迁,正是世界公民责任的体现;艺术创作是思想与言论自由的实践,只有打破禁忌才能诚实地表现自我和探索社群的共同想象。

正因为责任意识与自由觉醒都是从普世价值汲收养份的两株大树,它们结出的果实必然对今天建制的管治模式构成重大挑战。政制改革只是起点,往后的资源分配、土地利用、经济发展、城市规划各范畴的政策,都会受到“香港梦”的冲击。

有消息说习近平在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讲话,说有人想借政改令香港“翻天”。但如果占领区是“翻天”的缩影,这种生气勃勃、井然有序的状态,实在没有什么可怕。关键是三十年前订下的“一国两制”模式需要如时并进,容纳“一国两梦”,这正是当今危机对习近平班子的最大考验。

戒骄戒躁 比并韧力

中央已经看清楚,当今的关键不在于清场而在于管治:即在清场后香港能否回复至可管治的状态。一旦血腥清场,香港必须“一步到位”,即放弃一国两制而把香港纳入为政治高压的直辖市。习近平不愿步邓小平之后成为历史罪人,中港权贵也绝不接受迹近倾家荡产的利益损失,所以这只是外围建制派夜行人吹哨的“选项”。

占领区是香港梦的实验场,当撑伞者日以继夜地守护障碍物的时候,最危险的威胁反而来自内部。两学三子开始落后于形势,似乎未认识到雨伞运动至今最大的筹码不在于“冲”而在于“守”。试想,三个占领区位处香港心脏地带,政府权力竟然无法插手干预,所以占领区每存在多一天,便象征特区政府威权萎缩多一截,因此压力累积在港府肩上而不在撑伞者。

学联有意主动上京对话,很可能变成在机场闸口扰攘一番的闹剧,或到北京后受尽奚落而回,香港市民已屡见不鲜。泛民辞职公投,更只会转移视线,令政党政治污染政改诉求的纯洁性,最终得不偿失。学联已经去信林郑月娥,表明若特区政府不能讨论8.31框架,便应安排学生会见李克强总理。压力在林郑月娥一方,若再欠缺回应,学联可要求“关心学生”的“国家领导人”董建华邀请中央官员到占领区考察或安排赴京会谈,比起擅自闯关更加有节有理。

今天是韧力与耐力的比并,戒骄戒躁,稳守阵地,用最大爱心争取市民支持,放开胸襟丰富占领区的内涵,才是既破且立的上策。

文章来源:独立媒体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