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医生的涌现,意味着社会走向病态的危机
如今,连相对注重传统的日本,近十几年来,也开始兴起了心理医生这个看似流行于西方的新潮的职业。但是,当社会大量出现心理医生,连孩子都莫名的自杀与杀人,孩子大人都迫切需要治疗心理疾病时,也就意味着,这个现代社会,看似科学高度发达,物质享乐令人眼花缭乱,实则已经病态十足。
心理医生的作用,打个比喻,就如自然环境的污染问题一样,比如喝的水因河流的严重污染急需一门高精净水技术,能够马上将水净化成能饮用的水。但是却无法根除不断污染的原因,如果人们不懂得尊重自然,爱惜自然资源,急功近利的追逐眼前的利益,为发展工业而不惜毁掉人类生存的环境,那么,仅仅依靠尖端的净水技术又能解决多少问题呢?我们不否认心理医生的治疗效果,就如我们也不否认净水技术的确有这个惊人的净水效果一样,但是,人们不去思考社会造成病态的根本原因在于传统价值观的丢失,而是一味的依赖医生的治疗,这绝对不是聪明理性和根本的做法。
虽然现代社会,人们在各种潮流的追逐下,脚步走得太盲目也太匆忙,没有时间考虑,我们这个社会即将走向何等病态危险的境地,但是各种无名的现代病,抑郁难解的心理疾病,却像无形的黑色漩涡一样,把我们本应活泼可爱、天真无邪的孩子,无情的吞噬掉,许许多多触目惊心,令人心痛的悲剧,就这样一个接一个的摆在了人们的面前:我们的孩子怎么会变成杀人没有罪恶感的恶魔;为何一点点小事和矛盾,就能让这些可爱的孩子轻易走上绝路,选择跳楼自尽。即使没有走到如此极端的地步,很多人大多心怀与人接触的恐惧或深感寂寞孤独,成人之后,也无法正常建立家庭,对处理夫妻关系、同事关系和教育孩子,同样一筹莫展。父子相残,夫妻离异,酗酒吸毒,社会百病不穷,再发展下去,会变成怎样魔性十足的社会,已不是耸人听闻的猜测,而是无情可怕的现实。
学习儒家传统,注重以德为本的教育,根除病态的社会问题
当孩子自杀与杀人的悲剧发生后,我们痛心之余,真的应该为了孩子重新审视我们的教育到底应该注重什么,看看我们的社会,究竟是什么原因走到了这一步,我们该如何杜绝类似的悲剧,恢复成健康的社会呢?其实很简单,就是回归传统的道德教育,建立正常的人伦关系。换句话说,正因为人们注重物欲的享受,以及技术层面的教育,放弃了古已有之的传统做人的价值观,整个社会出现了教育上本末倒置的现象,才造成了今天这一难解的病态恶果。
儒家认为,教育首重德育,其次才是技术和各种见闻及历史的学习。因为品行不端的人,学到的技术越高,越能危害社会,听到各种社会现象或看到历史,就会吸取反面的教训,让人变得狡猾自私。所以古人对孩子,留下了一部宝贵的文化遗产《三字经》,它开篇就告诉孩子,人之所以要接受教育,是为了守护天赋的善良本性,不至于随着社会环境的影响而丢失这个善良的本性。所谓“人之初,性本善,”;“苟不教,性乃迁”;“人不学,不知义”;“亲师友,习礼仪”。教育,在儒家看来,就是做人的教育,坚守善良本性的教育,这才是教育之本,整本书,开篇明宗,在这个以德为本的思想下,才进一步告诉孩子为何人要从小先学习对父母兄长以及夫妻之间的人伦关系,该如何处理和应对,当懂得这些后,自然就会在社会懂得尊重上司,处理好同事的关系,善待别人,懂得这些后,有余力,就可以学习技术和各种流派的典籍或历史见闻,对事物、见闻以及历史和所学知识技术就会善用,就能有自己正确的判断,不至于思想扭曲或走歪路了。
其实,现在回归传统教育,建立起以德为本的价值观,还为时不晚,而且,教育不仅仅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是相辅相成的,但愿我们为人父母者,能意识到德育的重要,而不是一味的只让孩子追求技能的学习,认为没本事就无法在社会立足,什么叫忍让,何为仁义信用,尊重他人,一概不管。当尊老爱幼的社会伦理道德统统丧失殆尽时,我们的孩子变成冷漠无情的“技术生物”,做任何事没有罪恶感,不觉得毛骨悚然吗?不是有中国孩子为了享受好生活,让自己母亲去贩毒来赚钱,认为这样钱来的快吗?不是母亲们都听了目瞪口呆吗?可不可怕。真的可怕啊。中国自从传统文化被中共革除,如今道德全面崩溃,不比日本更可怕吗?
为了孩子,我们全世界都要重建传统的价值观,我们华人,更应该懂得如何拯救我们的孩子。因为我们不仅拥有讲人伦义理的儒家教育,同时拥有天人合一的修行文化,懂得尊重和顺应自然,更信奉佛家善恶有报的天理,自古三家思想交相辉映,成就了几千年辉煌的文明和天下闻名的礼仪之邦的美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