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互动】中共“反垄断”为何专找“外企”?

【新唐人2014年09月04日讯】【热点互动】(1205)中共反垄断”为何专找“外企”?:随着在华投资环境的恶化,外企是否会陆续撤离?

主持人:观众朋友好,关注全球热点与您真诚互动,欢迎您收看这一期的《热点互动》热线直播节目。中共的“反垄断”利剑飞舞,从液晶面板到锌片,目前汽车行业更是这场风暴的中心。从不久以前对12家日产企业开出了12亿的罚单之后,奥迪公司更是接到了有史以来最大的罚单18亿元。

有一个问题不禁要问:为何中共的“反垄断”要专门针对“外企”来下手呢?难道中国的企业没有垄断行为吗?围绕着相关话题我们今天将和观众朋友展开讨论,在开始之前首先请大家观看一段背景短片。

打出送另一半回家的简体中文字幕,德国宾士在中国的广告,充满情调。但讽刺的是现在包括宾士、BMW、奥迪等欧美外企也似乎被逼着要回家,因为中共持续对他们祭出反垄断调查。

美国商会调查指出,近五成美国企业表示,他们成了中共反垄断和企业定价调查的对像,如果不改善,外企对中国大陆的投资将会减少。而日本媒体指出,中国已开始“像已开发国家一样”运用《反垄断法》,但在执行层面,当局的“自由裁量权”很大。

欧洲商会表示,在大陆经营10年以上的欧洲公司中,有超过六成认为,在中国大陆开展业务的难度加大,专家表示,之后如果发生外企出走潮,将为中国经济雪上添霜。

主持人:观众朋友,您现在正在收看的是《热点互动》的热线直播节目。今天我们探讨的话题是:“反垄断”为何专找“外企”下手?欢迎您拨打我们的热线电话参与讨论,热线电话号码是:646-519-2879;中国大陆的观众朋友们也可以拨打屏幕下方的免费电话参与我们今天的节目。今天我们请到了两位嘉宾,一位是在现场政论家横河先生;另外一位我们通过Skype连线,南卡大学爱肯商学院的谢田教授。今天请两位来就这样一个问题来谈一谈。

就在昨天我们看到美国的在中国的商会发布了一份报告,这份报告就指出,说中共正在用不透明的法律打压外国公司。那么我们也联想到在此前8月13日欧盟的欧洲的商会同样发出了这样的一些指责。那么中共当局在不公平的使用强硬的手段对待外国的公司。面对着这两家商会的指控,我不知道横河先生您有没有看到这其中的迹象?现在的迹象是否显示出这两家商会所提出的这样一个指称?

横河:反垄断调查只是目前的一个新的方法而已。实际上从去年开始先是对英国的那个制药公司,就是葛兰素史克进行反腐败的调查,就是贿赂的调查。到今年就有一系列的对食品工业,对给麦当劳那些提供食品的美国的食品工业,到现在。我觉得这实际上是一个迹象,我认为表达的就是外国的大企业和中共合作的蜜月期现在过去了。

主持人:好。我们看到针对这样的一个指控,其实昨天在中共外交部的记者会上记者也问到了相关的问题,中共外交部的发言人秦刚有这样一个说法,他说中共这个反垄断调查是透明的、公正的。我不知道谢田教授您对此有什么样的回应,您觉得是这样吗?

谢田:首先这个反垄断调查,我们知道是突如其来的。也就是最近几个月之间,突然对几十家西方企业同时开展反垄断调查。这个你从这个技术层面看的话,这就是不可能的。一般认为如果一个政府要对一个大企业进行这种反垄断调查的话,从取证到慢慢调查、搜集资料,一般都要几年的时间。要提出诉讼的话也要很长的时间,你不可能说所有这些企业突然同时被调查,这是不可能的。

中共政府的发言人说它是那个公开的、透明的,这个就更不可信啦。首先我们就知道很多外企的经理啊、总经理啊、CEO他们一直都告诉我们,他们被中共的官员召见,实际上中共官员基本上是用一种恐吓的态度告诉他们说:你就照办,要不然的话你就危险。实际上我们知道它显然不是一个公开的,也不是个透明的,并且从中共自己的法律体制来看的话,它也不可能做到一个公正的反垄断调查。

主持人:那么从中共目前的反垄断的这场运动当中,究竟透露出什么样的一个讯息?我们也听听观众朋友对此怎么想的?纽约的王先生,王先生您好!

王先生:中共的排外从毛泽东就开始了,或者不是从毛泽东,从斯大林就开始了。所有共产党都排外,对不对?为什么这次中共开放,那个改革开放呢?就是邓小平看到台湾引进外资。国民党刚到台湾,台湾也是没有办法,是美国人叫它引进外资,然后拼命发展经济,台湾的小经济就开始起飞了,小经济好了以后就大经济起来了。

这就是邓小平看到的,所以就学台湾嘛!他改革开放就是学台湾嘛!咱们也该开放引进外资。那要是毛泽东引进外资那还得了!这个资本主义是跟我们共产主义是对立的,那还得了!共产党除了邓小平还有一点点眼光以外,这共产党哪一个有眼光!你看回教,这出产那么多石油,它也是排外嘛!这排外迟早要完蛋的。我倒希望它排外,这台湾也笨,还跟它搞在一起。

主持人:谢谢王先生,我明白您的意思了。不知道横河先生您对观众朋友他提出的这些观点,您有什么一个回应?同时我还有一个问题,既然提到这个反垄断,我们看到中共官方的媒体拿出一个非常具体的现象。目前汽车行业确实是这场运动的漩涡,那么它指说宝马啊、奔驰还有路虎等车型在中国市场的售价非常高,与国外的差价可以高达3倍以上。究竟这个差价是怎么造成的?是不是他们垄断的一个证据?您怎么认识?

横河:首先就讲垄断的问题,既然你有这么多的汽车的厂家,就包括国内有汽车厂家,然后外国也有汽车厂家,垄断的话它一般情况下指的是你在这个市场份额当中要占到绝大多数,然后你才可以称之为垄断。像原来在美国的话,Bell公司,那就是说它垄断,因为它把电话这个行业全部垄断了。最后就是用反垄断的方法,就是把它拆成7个Baby Bells,就是7个小的Bell公司,那么在互相之间让它们竞争去。

那么只要有这个竞争存在,那就不存在垄断的问题。所以首先你讲外国哪一家的企业可以在中国说占到了20%的市场份额,那还可以说说你在垄断。所以这些汽车公司是谈不上是垄断的。

至于说价格高,价格高跟垄断还没有什么很大的关系。价格高,真正就是说你把各种因素算在一起,那个进口到中国的车本身的价格,比起其它国家来的话可能不会高到什么3倍的价格,这是不可能的,可能会稍微高一些。但是在中国加上税收,再加上其它各种各样的因素。就是这个钱并不是由汽车公司赚到的,而是被中国政府给赚去了。

所以这个价格高不能够算在外国公司的头上,这个有人有计算的,就是税收要占了多少,然后什么牌照啊,就各种各样的附加的收费啊,那都不是汽车公司本身的。汽车公司本身的这个价格,可能比其它国家像美国要高一些,但是不至于高到几倍的程度,我想不会有。所以这个问题在于这个利润,就是说这么高的巨额的差价和利润,究竟谁赚去了?这个是更重要的,就是说该讨论,而不是讨论它现在是不是真的垄断的问题。

主持人:接下来我想请教一下谢田教授,那么这一系列的迹象,我们可以看到清一色的这场反垄断的运动或者是风暴,完全是针对外国企业。那么也有人提出这样的质疑,这是不是为了保护中国的企业?但是有人对此说不。在昨天反垄断局局长许昆林在接受《中国日报》采访的时候,他就说中国的反垄断调查不是保护国内企业利益的工具。您对他的说法您觉得可信吗?您对这个背后又有什么样的一个解读?

谢田:首先我们必须指出中国确实存在垄断,在很多最大的这个最主要的国民经济中最主要的行业,比方电讯啊、能源啊、交通啊,这些都存在着大量的垄断。 这些垄断实际上恰恰是被中共的国有企业在垄断,而国营企业垄断和任何企业垄断一样,垄断必然造成价格高涨、服务质量低下,最后损害消费者。

中国的垄断实际上不应该是针对汽车行业,刚才横河先生也提到,中国有几十家汽车企业,很难形成真正的垄断。但是中国确实有条块化的问题,比方说,记得几年前有人告诉我,上海市政府就不允许桑塔纳(Volkswagen Santana)之外的厂牌车进入上海,这种状况其实起到的作用跟垄断是一样的。

垄断在中国现在看来,最大的问题是它提出的时机,显然不是正常的、纯粹从经济或从保护消费者利益的角度,而是跟政治运动连系起来的,所以突然大规模出现密集性的垄断、反垄断。并且反垄断的行业,像我们刚提到的汽车行业不是真正具有垄断事业的行业,真正垄断的是其它行业,但是并没有在那些行业针对国企或其它行业提出垄断。

我们看来这整个就是政治性的运动,像欧洲商会、美国商会都提出不同的意见;这两个商会以往对中共的经济政策基本上很少发表反对意见,显然这一次看来他们谁也坐不住了。

主持人:我们看到这一波运动的种种迹象,一是反垄断调查而且还有高额罚单,或者是对高管进行调查而且其中还有手段。我们关注到德国的汽车配件厂商 Elring Klinger执行长Stefan Wolf告诉《斯图加特日报》,中国当局通知德国三家汽车配件生产企业,不能在中国独立经营,要和中国建立合资企业。究竟背后是什么样的意涵?为什么有这样的手段?这背后有什么目的?横河先生,您怎么解读?

横河:我觉得一方面可能是技术问题,希望通过合资,在技术转让的过程当中,中国能够得到这方面的技术。这可能是一方面的因素。另一方面因素,是让看上去还有一些利润空间的外国大的零部件企业和中共这些大的集团分利;不能光你赚钱,我也得赚一点。像整机、配件,整机进去它可以通过税收的方法来赚,但是零部件的方法它可能觉得它赚不到。

另外,税收是政府收的,那些利益集团可能拿不到钱,一旦形成合资企业,强制性的合资就使得相当一部分利润可以流到跟它合资的企业,而这些企业背后是有中共的一些利益集团在里头。我想可能有这么几个因素。因为它谈到零部件的问题,它举了一个垄断的例子:零部件加起来是整机的1300%。所以它认为这是垄断,实际上这它不是垄断。因为如果零部件太贵、维修太贵,人家可以不买这家公司的车,可以买其它公司的车;如果人家还是要买,就是买它的牌子,这一家厂牌就值这么多钱。所以在这一方面不能够说是反垄断,而是有其它方面的因素。

主持人:观众朋友,您现在正在收看的是《热点互动》热线直播节目,今天我们探讨的话题是“中共‘反垄断’为何专找‘外企’动手?”欢迎您拨打我们的热线电话参与讨论,热线电话号码是:646-519-2879。

今天我们既然谈到了中共的反垄断运动,无论表象是什么,有一个根本的问题,为什么中共在这个时候进行这么大规模、声势非常大、风暴性的反垄断运动?横河先生,您对此有什么见解?

横河:我觉得有几方面因素,第一方面的因素可能中共觉得现在翅膀硬了。当年它是需要外资,所以给外资很多优惠条件,这种优惠超出一般。所以中国的经济发展是外国的大企业和中共勾结在一起,经济上、政治上勾结在一起,然后在中国赚大钱,因此中共实际上给了他们很多政策上的优惠。但是政策上的优惠是会改变的,因为它不是法律,它不是一个正常的环境。所谓“政策”的话,就是我给你一个不正常的环境,给你很多优惠,让你可以赚钱。现在它觉得翅膀硬了,不太需要这么大规模的外资了。

我们知道现在中国所谓的“外资”,有绝大部分是中国的那些贪官污吏们将资金转到外国、离岸公司,然后再转回去冒充外资,他已经有很多流动资金,他不需要了。这是一方面。

另外一方面,我觉得也跟利润空间的减少有关系。原来是跟这些外资要分利的,现在随着中国人口红利慢慢减少,劳动力成本要升高,原料成本要增加,这样一来,利润空间就少了。利润空间少了以后,中共和这些利益集团不可能把它这一部分利益降低,所以就逼迫外资把他们的利润空间降低。

用这种方式,实际上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收买中国的一些中产阶级。就是说,你看,你们说消费贵了,消费贵是因为这些外资引起的。所以强迫他们吐血,强迫他们把这部分钱交出来,然后来买通中国的消费者。我想这也是一个因素,就用这种方式保持自己的利润不变,同时又能够做到一定的好处。这是单纯从“反垄断”这个角度上来看。

主持人:接下来请教谢田教授,对于“反垄断”目前在中国大陆刮起的这场风暴您怎么看?为什么在此时推展这样的运动?而且是全数刮向外企,背后究竟有什么样的玄机?

谢田:刚才横河先生的观点,我好像还有点保留。中国现在有二、三十家汽车企业,但实际上真正核心的技术还是依赖于外国企业。中国有很多装配工厂、有自己的品牌,但是最核心的发动机、最高尖端技术仍然需要进口。所以从经济上来讲,中共的行为非常的可疑。

刚才我们也提到,它反垄断的时机也不对,如果在任何一个正常国家,一项反垄断调查可以持续几年、好几年甚至十几年,中共怎么可能在几个月之间就把几十家外企一齐推上了反垄断的断头台?事实上我们看到这是非常不合理。并且我们也知道,中共并不是真正的想要反垄断,因为中国最大的垄断企业是中共的国企本身,它根本没有意愿要把国企分拆开来,让它们互相真正的竞争,给老百姓带来利益。

据我看来,西方社会也好,学术界也好,对中共这个做法都感到非常奇怪,觉得不可思议。

我倒觉得有一个可能,因为我们从经济上实在找不出原因,我们可以看政治上的原因。中共现在所谓的“反腐”和“内斗”到了白热化的程度,而当年引进这些汽车外资行业、企业的时候,是当时当政的不管是商业部也好、外贸部也好或总理、副总理级的这些官员,他们从中得到了好处,引进了这些外资。若现在开始清算这些外资企业,不能像对待国企一样,派个调查组就进去了,不可以就随便进到外资企业、合资企业;只能通过用“反垄断”做为幌子、做为一个借口,借机进去查人、查薪资、查各种各样的关系、头衔、历史销售,也许从这个方法可以打击对手。

就是说,实际上是中共的内斗白热化,可能延伸到了经济领域。我觉得这可能是现在突然反垄断的一个背后原因。

主持人:我们也听听观众朋友对此怎么看?我们再接听纽约王先生的电话,王先生您好。

纽约王先生:你好。外资,可以讲没有一家是垄断,真正垄断的是中国的国家公司。打个比方,国家的汽油公司,它没有第2家,只有它1家,它要涨多少就涨多少,这种公司叫垄断,没有人跟它竞争,那就叫垄断。假如外资企业,好比只有1家,没有第2家去跟它竞争,这也是中国共产党规定。打个比方,日本要开进去,它不让日本来;这个不让、那个不让,就等于无形中帮助外国公司独家经营,这叫垄断。这种垄断不是它自己要垄断,是你国家搞鬼。它今天为什么要搞这个?就是敲诈,敲诈外国人。

主持人:谢谢王先生。王先生提出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我想请教横河先生。“垄断”为什么专门针对外国的企业?难道中国的企业没有垄断吗?或者换一个问题,这些外资企业在中国究竟有多大的资本可以实现垄断?您怎么认识?

横河:这刚才已经说了,外国企业要在中国完全垄断比较困难,至少现在这么多企业当中,像汽车行业甚至奶粉业都不能算垄断,各个行业具体的应该分开来算。整体来说,我觉得是在收拾一些外国企业,用各种方式,可以是反腐败、反行贿;可以是食品卫生、其它的因素。

但是具体分析,像奶粉业就无法打击外国的奶粉。那你想想看,是不是要提升中国的民族工业呢?但是你要知道,中国的民族工业、中国民族的奶粉业为什么会让西方的奶粉业能够打进来?外国的奶粉业能够打进来?这么大一个国家要喝牛奶、要吃奶粉全靠外国是不可能的,你必需要自己解决;那是“三聚氰胺”,中国企业自己把自己给打垮了,不是外企打垮的。外企如果有一、两家企业能够大量进入中国的话,完全是中国的企业自己把自己给毁了,自己把自己的市场给送出去了,这跟外资一点关系都没有,所以你再打击也没有用。

如果消费者对自己的产品完全丧失信心的话,你把外资打得落花流水还是没有用,你把它彻底赶出去人家还是不敢喝你的牛奶,还是不敢喝你的奶粉,喝了以后得结石那有什么用嘛!

主持人:接下来请教一下谢田教授,刚才两位也都在不同的层面、不同的角度分析了经济层面的相关因素。过去中国拚命吸引外资,难道现在要打击外资、不再吸引外资了吗?如果从经济层面来讲,中国的经济现在究竟处在什么状况?谢田教授,您有什么观察?

谢田:我觉得中国还是需要外资的。首先我们也知道中国存在很多假外资,中国现在还有更严峻的钱荒和资金外逃的问题,它这个时候是更需要外资的,这显然和它现在驱赶外资的行为有一点背道而驰。我为什么认为呢?中共现在的行为是非常的疯狂也非常的反常。

我举一个反常的例子,比方说,中国政府在为它所谓的“反垄断”辩护的时候引用了一些例子,比方其它西方国家在中国搞“价格操纵”。实际上价格操纵和垄断根本是两件事情。

从另一个角度我们还可以看到,指控“反垄断”,必须进行反垄断的调查,而中国政府在进行反垄断调查的时候,也会一个个征求调查专家们的意见,是偏向于西方公司?还是中国公司?只有一个中国的反垄断专家据说是倾向于保护西方公司,认为西方公司没有问题。这个人恰恰被从反垄断调查专家组当中给撤掉了。所以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它并不是真正在进行所谓“反垄断”,显然这是政治上的风暴。

主持人:最后一个问题我想请教横河先生。请您从经济角度分析,既然欧洲商会和美国商会提出对外企的打击行动,面对这样的行动,外企会不会撤资?您怎么观察?

横河:我们刚才讲了,外企很多是跟中共有勾结,在共同掠夺中国的资源和财富,实际上是结合在一起的,所以当时给了外企很多好处,不然它怎么会进去?!进去中国,就是利润比其它地方高;会不会撤呢?这就看中共,最终会用胡萝卜加大棒,最终给它大棒多还是胡萝卜多?如果中共看到不行了,确实会损害到它统治集团的利益,那它可能会继续让利。因为这个东西是不稳定的,它是属于人治,再让利也是政策,也是人制定的政策。

反垄断虽是法律,但在中国,这种法律的执行,人治的因素很高,它可以随时撤回去。对于外资来说,本来是没有什么可抱怨的,本来就是因为它给了你过多的好处你才会进去的,因此,现在它不给你也没什么可抱怨的。实际上西方政府对中共很多事情的“绥靖政策”是来源于大公司在他们本国进行的一种游说活动,给政府施加压力才实现绥靖政策的。

当它们自己遇到困境的时候,实际上我觉得对于外企来说它应该预料到这一点,就像微软一样的,微软已经把全世界的简体中文的搜索结果全都封锁掉了,你还抱怨谁?!

主持人:非常感谢两位的点评分析,也感谢观众朋友们的参与和收看,我们下次节目再会。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