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4年8月9日讯】(新唐人记者张萱萱综合报导)昨(8)日,高雄市地检署为追查气爆事件元凶,要求李长荣化工及华运仓储公司,再次模拟重现7月31日的检测操作过程。过程中,操作“工程师”对异常数值的处理方式无法解答之外,更令人震惊的是,出现压力异常时,没有测压检查数小时,竟只检测半小时后通过,继续送气。这样废弛职务、罔顾人命的态度,令人发指。
高雄气爆事件酿成的重大灾情,受灾户众多,许多家庭支离破碎。事件的调查与责任归属,至今无确切的证据,全案仍属“他”字案侦办当中。8日,高雄检警回到凯旋、二圣路等现场,要求操作人员模拟当时情况。
据《联合新闻网》报导,检方发现,若压力出现异常,应施“测压检查”过程至少数小时,才能继续送气,意外当天(7月31日),晚上8时43分,荣化管线压力由42公斤异常下降到13公斤,华运为配合李长荣化工而持续送气,保压测试只做30分钟,荣化认为压力持续保持在13.5公斤,误判以为管线没泄漏。
检方表示:“这简直是将人命当儿戏,等于根本就没有检测”。
据《中国时报》引述化工专家认为,保压测试只做30分钟,20多公里的管线,是测不出来哪里有外泄。压力之所以能维持在13.5公斤,是因为700多公分的破洞泄漏,比不上丙烯气化的膨胀体积。换句话说,“撑住压力是气化丙烯,而非液化丙烯。”
另据《三立新闻》报导,李长荣化工自行进口2000顿丙烯,500顿运送到大社林园厂,另外1500顿由管线输送到前镇厂区的油槽储存。不过,中油前员工爆料,这些油槽根本就不合格,使用的不是丙烯的油槽,而是只能灌LPG(液化石油气)的油槽。虽然进出标志使用LPG(液化石油气),但实际内容物为丙烯。
报导中说,丙烯是使用高张力钢板,厚度10mm;LPG(液化石油气)则是碳钢,厚度8mm,随时会有爆炸危险。尤其这区都是化工厂,一有问题的话,整座大高雄就消失了。
此次石化气爆事件责任归属究竟是谁,可能会有一连串的多诺米效应发生。灾区的民众只盼事件快速厘清,做好灾后妥善处理,以防不幸事故再度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