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晋:中国粮食危机和海外圈地屯田

中国的粮食进口十年翻一番

中国曾经以世界百分之七的可耕地养活了世界百分之二十的人口(也有说是百分之九和百分之二十二),是执政党一贯津津乐道的重大政绩。然而近十几年来由于土地和水源的严重污染及大量开发房地产,中国的可耕地正以每年数百万亩的速率急剧减少。随着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国取消了粮食、食用油等的定量供应,中国人在人均消耗更多粮油的同时,饮食结构也大为改变,肉类食物的比重大幅增加,越来越多的玉米、豆类等被用于饲养越来越多的猪牛羊和家禽,部分可耕地被转变成草场。食品污染和浪费严重是另一大问题。中国人在饭局上普遍的浪费现象常常让回国的华人瞠目结舌;自给严重不足的中国大米镉污染严重,被美国《时代》杂志列为中国十大食品安全丑闻之一。在人口增长方面,中国正在实施有限开放生第二胎的政策,预计到二○二○年,中国人口将增至十四点五亿左右,中国对粮食的巨大需求将有增无减。

第四大问题是中国过半省份的粮食需求难以自给。著名杂交水稻专家、宁波市农科院副院长马荣荣表示:“上海的粮食自给能力大约为百分之十,其它近百分之九十要靠外地调入;浙江只能自给三分之一,其他三分之二主要靠黑龙江、江西、安徽三个省份供给;北京、天津、广东、福建等省粮食均不能自足。”在天灾和战时,各产粮大省为了自保,可能停止输出粮食。马荣荣称:“基本口粮如有百分之十的不足,社会可能出现动乱;如有百分之三十的不足,那就完全乱掉了。”

国内粮食产量不足,只好从国外进口。二○一二年是之前的中国历史上进口粮食最多的一年,其中玉米进口增长了百分之九十七至五百二十万吨,小麦进口增长了百分之一百九十五至三百六十九万吨,稻米进口增长了百分之三百零五至二百三十四万吨。二○一二年中国粮食的自给率约为百分之八十九点四,低于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政策“红线”,也跌破自给率百分之九十的动乱红线。二○一二年以前的十年内,中国粮食的进口依存度从百分之六点二增长到百分之十二点九,整整翻了一番。二○一三年中国粮食进口量依然维持高位,该年度中国谷物进口量接近一千五百万吨,较二○一二年又有所提高。二○一三年中国粮棉油糖四大农产品的净进口量比二○○○年增加五倍,相当于八亿多亩耕地的产出量。据中国农业贸易促进中心提供的最新数据,二○一四年前四个月,中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逆差为二百一十二点四亿美元,同比增长百分之四十,其中包括几大主粮在内的谷物净进口六百六十六万吨,同比增长百分之八十六。专家表示:自二○一一年以来中国粮棉油糖等主要农产品即呈现全面净进口的趋势。从今年前四个月农产品进出口的数据来看,二○一四年这一趋势将继续强化。

海外圈地屯田的大时代

以中国居世界第一的人口基数而言,即使是百分之十的粮食供应缺口也是个巨大的窟窿。国际市场的粮食价格一向非常敏感,几年前中国大批进口粮食时,国际粮价立刻应声而涨,且涨幅颇高。即使中国能够从国际市场买到所需的粮食,也需要钜额外汇。一旦遇到战争或全球大面积的天灾,国际粮食市场或难以提供中国百分之十的粮食供应缺口,或因海运航道被封锁运不回所需的粮食,届时中国大规模的社会动乱难以避免,故保障粮食供应安全成为近几年来中国头等重要的议题。今年四月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二○一四年六大工作任务中,第一项就是保障粮食(供应)安全。

既然国内生产不出足够的粮食,靠外人供应又不可靠,中国又有大量富余的农业资源和农业人口,许多中国农企就另辟蹊径,利用外国的土地种植粮食等。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以来中国农企即在澳大利亚、古巴和墨西哥等地投资农业和种植业,但那些只是中小规模的零散的投资,还没有形成农企业界的共识和共同行动。自二○○七年以来,中国不少农企先后以钜资购买了位于南美的智利、巴西、阿根廷和非洲的大片农田(非洲的可耕地利用率仅有四分之一);中国农企也在东南亚的菲律宾、马来西亚、越南、柬埔寨、老挝等国租赁和开发农田,中国迎来了大规模在海外圈地屯田的时代。

二○○九年初,在国际粮价增幅百分之六十的强烈刺激下,中国农业部终于意识到:政府扶持农业企业走出去“租地种粮”、“买地种粮”是加强中国粮食安全的有效途径,该部随即部署中国五大国有农垦集团对应中亚、俄罗斯、非洲、东南亚、南美洲五个投资地区。近几年来,在企业、资本、政府多股力量的联合推动下,赴海外圈地屯田已上升为中国的政府行动或曰国策,连中国电脑业龙头企业“联想”也加入了这股竞相赴海外圈地屯田的洪流。一如中国制造的工业品输往全球各地一样,这股洪流中也包括了中国向全球各地输出农业技术和人员、农业机械和设备、良种和农药等。因篇幅所限,以下仅介绍几个中国赴海外圈地屯田的大型或有代表性的项目。

俄罗斯和蒙古:两国与中国在地理上相邻,均是地广人稀和发展大规模机械化农业的好地方,中国多年前已启动在这两国租地种粮的计划。俄罗斯远东地区闲置、未开发的耕地高达一亿亩,种地成本至少比中国国内节省三分之一。黑龙江东宁县官方的数据显示,仅东宁人就在俄罗斯协议承租土地约三百二十万亩,整个黑龙江省在俄开垦土地约六百万亩。

乌克兰:二○一三年九月,中国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与乌克兰农业公司KSGAgro签署一份为期五十年的协议,后者向中国提供十万公顷(一公顷等于十五亩)农田。最终中国将购买三百万公顷乌克兰农地,即在未来五十年内中国要购买乌克兰国土面积的百分之五或可耕地面积的百分之九,即相当于比利时或亚美尼亚或美国马萨诸塞州的面积,也大于世界上五十个国家的领土面积。

美国: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发达最高效的农业生产体系,但也没能挡住中国农企进军美国的步伐。中国最大的苜蓿供应商张仁武在美国犹他州买下了两个农场,只种植苜蓿。近几年美国西部大旱,故此美国人认为:用美国的土地和大量水资源为中国生产苜蓿是很不划算的。中国人在美国投资农业不是一帆风顺。

其它:中国中小农企在其它国家的农业经营也不可忽视,如五十万浙商在全球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从事农林牧渔等产业,承包土地和水面积共三百多万亩。

最后要指出的是:中国的海外圈地屯田洪流正遇到越来越多的挑战和竞争。包括美国在内的全球各富裕国家和人多地少的国家也加紧在他国圈地屯田;另一方面,在城市化进程、工业发展、人口增长、气候异常等多种因素的叠加下,全球每年消失约两千万公顷的可耕地,可耕地变得越来越稀缺,“二十一世纪的农业新殖民主义”之说正在全球各地获得越来越多人的认同。

文章来源:《动向》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