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醒:党文化毒害的中国企业与国外的对比

大学毕业后,我在一家中外合资的企业里工作,负责车间翻译和一些琐碎的事情,据办公室的同事说我是第一个没有通过关系进去的,其他人都和老总或其他头头有着间接或直接的关系,听了感到很意外,这么小小的企业还要走后门,我连想都没有想过。在我的概念里工作应该是自由应聘的。当初我看到很多学长们都选择教师的行业——国家的铁饭碗安心,可是后来随着选择这一行业的人数增多,上学由公费改成了私费。然后毕业找工作走关系,就业后不景气的学校开不出工资,结婚生子了连自己的家庭都得老人负担,为人父母不知道要操心到什么时候,真不容易。我就是不愿走后门赴前辈们的后尘才选择了外语这个行业。

可是,我这个在别人看来得之不易的工作,做了一段时间之后却发现并不理想。起初刚进公司,我在现场先实习了一段时间,那段时间使我从现实中开始清醒。

公司把我安排到品质检查的工位,这个工位因为比较重要,所以下班后几乎每天都要和各个工位的小班长们留下来一起开会,总结这一天的问题,探讨如何解决。由负责现场技术的工程师负责和我们进行。过一段时间后我发现,每天的小会怎么不像工作总结,而像是在做检讨,被质问中大家都耷拉着脑袋尽量的流露出内省的表情——这个味道很不对劲,让我想起了文化大革命。因为每天都要挨批评,然后领导们隔三差五的就要公费请大家吃饭,消减一下不满的情绪——典型的国营企业作风。

几个月后,我进了办公室,脱离了开小会,每天可以按点回家了。可是每周的例会上我依然能看到厂长那种追究责任,官僚作派的没有实质性的会议,一件事情还啰嗦反复讲。外国人有时不解,疑惑地问“这个问题刚才不是说过了吗?”

我也不解的问我的前辈怎么会这样,而我的前辈却告诉我我已经很幸运了,一上班就进到这样的公司,言外之意要是在国企更厉害。我当时有些不屑一顾没有觉得怎么不错了。

来到国外的数年以后,我应聘了一家当地的公司,清晰的工作流程,部门间的完美合作,和整体上切实的细致安排都给了我很深的印象,我终于欣喜的找到了正规的管理,它让我们很快地精通了各自的业务,成为各自工作的行家里手。

和在国内的企业工作相比,在国外一进公司就会有人指导我们做什么,和怎么做,很短的时间内我们既完成了新业务的前序工作,同时又掌握了自己业务的具体流程,和工作中会涉及哪些问题找谁解决,及他们的联系方式,然后发给我们一些具体的系列参照资料,琐碎的地方都作了工作笔记,同时技术人员为我们安装好了工作用的电脑,按上所需的一切程式,万事俱备。工作中没有那种在国内企业中,没人管的那种不知做什么和怎么做的不安,也没有浪费时间的会议,短暂10分钟左右的会议就可以解决我们的问题,即不烦燥也不影响工作。

在这里自己虽是外国人,使用着不方便的语言,工作中却让我感到痛快和短期快速成熟起来后的那种乐感。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