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4年3月10日讯】(新唐人记者唐迪综合报导)日前,身为中共人大委员长的张德江发表了其上任后的首份工作报告。张德江在长达26页的报告中只字不提香港政改、《基本法》和普选等重要议题。有评论认为,张德江在报告中不提香港,是在用这种方式表示中共中央政府对梁振英的不满;也有舆论指,这个情况或与此前张在出席北京“两会”港区人大小组会议时,对香港的所谓“政改”提出了“一个立场、三个符合”等强硬表态而引发香港民意的大反弹有关。
据大陆媒体报导,3月9日(星期日)上午9时,张德江在中共第十二届人代大第二次会议上,发表了其上任以来的首份工作报告。据称,港澳工作协调小组组长的张德江,在其报告长达1.4万字的所谓工作报告中,除了一句“组织港澳台代表分赴广东、广西、吉林、江西等地开展视察调研”外,对香港日高点关注的《基本法》和普选等重要议题只字不提。
对此,时事评论人士夏小强表示,张德江在报告中不提香港,可能是在用这种方式表示中央政府对梁振英的不满。
他分析说:“在香港发生明报前总编刘进图被刺事件之后,该暴力袭击事件震惊国际,各界纷发声谴责,直指中共黑帮暴力乱港,梁振英更成矛头所指焦点。香港特首梁振英是中共江派曾庆红培植的地下党,其命运一直操控在中共黑帮手上。其被中共江派摆上台面后,一直被利用来乱港,被香港民众怒斥为“倒行逆施,不断挑战港人的底线”,其恶政连亲共的左派在面对沸扬民意,都不敢高调为梁振英护航。”
他说:“其实自梁振英上台后,要求其下台的声音不断,中南海也多次释放出信号。梁振英打压香港言论自由,分裂香港,利用积极配合中共江派在香港设立的青关会撕破脸皮打压法轮功,意图向外界释放捆绑现任当权者的信号。梁振英的前途不容乐观,中南海将会抛弃梁振英的迹象明显。”
但也有舆论分析称,因为此前其在港区人大小组会议上谈及香港“政改”的强硬言辞激怒了香港人,所以张德江此次在其首份工作报告中,全面回避涉及香港的敏感议题,以避免火上浇油,可说是一种变相降温的手段。
据英国BBC中文网报导,3月6日张德江出席北京“两会”港区人大小组会议时,对香港的所谓“政改”问题,不仅提出“一个立场、三个符合”,更表明“不可照搬西方一套”,否则会“水土不服”,堕入“民主陷阱”,甚至引发灾难性后果。
张德江还强调香港实行高度自治是中共中央授予的,高度自治不是完全自治,中共中央仍然拥有全面的主权。
而张德江的这番言引发了香港民意的大反弹,招致香港人的强烈反感与抨击。
据报导,“和平占中”发起人之一陈健民表示,中央及特区政府的官员近期的言论已经表明,目前泛民及一些政改的意见都不是他们可以接受的,因为基于不可掌控,目前中央给予香港人只有强势,没有道理的表现令人更反感。
他表示,“和平占中”会继续按原计划进行,没有退路,不会因为被攻击而放弃。
陈健民认为,香港目前正在进行的政改咨询才刚刚启动不久,中共当局就已经定下那么多的框架,这是十分不公道的表现,证明这是一个假咨询。
香港《东方日报》3月7日也发表了王俞的署名评论文章表示,中共两会上,当局的口径越发的颅骨、强硬了,一场政治暴风雨正逐渐逼近香港。
文章抨击中共当局,现在对香港普选的公民提名不提了,泛民入闸不提了,甚至连“港人治港、高度自治”亦不再提了。尤其张德江在北京“两会”港区人大小组会议时的发言,“可说是最严厉、最强硬、最露骨的一次了”。
文章认为,张德江强调香港“高度自治”不等于完全自治,就是在提醒港人“一国”永远先于“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不是必然的,“可见香港政改的命运已牢牢握在中央政府手中,绝不放手”。
文章写道:“种种迹象显示,朝廷已准备提早跟泛民摊牌,快则“两会”结束后,迟则政改咨询结束前,届时全港市民也会卷入这场政治风暴中。”
香港网民对中共当局这种强硬姿态的反弹则更加强烈。
香港人孟光在网路留言说:“可以预见,香港政局在‘两会’后将会急转直下,赤色大军必将源源压境,港人会就范吗?就算大幅减少了体制内回旋的空间、纵使失陷了大片传统媒体的地盘,难道港人一贯爱自由、捍卫人权、坚守法治的坚持与抱负就此一沉不起吗?主战场的失利,非战之罪。只要‘主目标’一致,能串连内外一切反对的力量,誓不合作、誓不妥协,誓不低头,或忽而结合、或忽而化整为零,诉诸国际,开发一个‘另类’的战场,总要教这头红色魔兽寝食难安。北望‘风云色变’之时,将是香港重光之日。”
香港仔则发帖表示:“(中共)中央政府可能认为梁振英爱国爱港, 大部分香港人却认为他(可能)爱共但不爱港。大部分香港人认为李柱铭爱国爱港,(中共)中央政府却可能认为他爱港不爱国。 但无论如何, 中央政府有最终否决权, 即那位候选人爱国爱港由中央说了算。其实中国共产党是绝对地控制住香港的民主政制发展. 中共绝不会让香港的民主派政客当选, 因此,香港根本不会有真普选. 占中是定局, 香港的政改亦注定原地踏步。后果就是民主派人士拒绝参选,香港人杯葛选举。香港将长期陷入政争困局,香港前途正是台湾的前车之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