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4年1月29日讯】澳洲科学家们协助解释了人类历史上一种致命的瘟疫——查士丁尼瘟疫(Plague of Justinian)的发病原因。
据澳新社消息,查士丁尼瘟疫是指公元541到542年地中海区域爆发的第一次大规模鼠疫。
澳洲和一些国家的科学家们从德国小镇阿什海姆(Aschheim)的一个古墓中提取了两名1500年前死于查士丁尼鼠疫患者的牙齿,重新组建成耶尔森氏菌(Yersinia pestis,这是目前人类所获得的最古老的病原体基因组)与耶尔森氏菌数据库中上百种当代的菌株进行对比之后发现,这种瘟疫是由同一种名为耶尔森氏菌的不同病原体造成。科学家们认为查士丁尼鼠疫的爆发是致命的,但却不是无法逆转的,而且该菌株与黑死病和其他大流行瘟疫的菌株不同。
悉尼大学的霍姆斯(Edward Holmes)教授在《柳叶刀传染病》杂志上撰文称:“ 我们发现造成查士丁尼鼠疫的病菌自己会减弱。这个研究提出了一个很有趣的问题,那就是为什么一个病原体能够如此致命又能够自行消失;有一种可能是人类发生了进化,变得不容易受该病菌传染。”
科学家们还发现,虽然产生这种查士丁尼鼠疫的病毒仍然在一些啮齿动物身上存在,但是现代的抗生素已经使这种传染病无法再形成大面积传染的趋势。
查士丁尼瘟疫当时对东罗马帝国的破坏极大,该病极高的死亡率使其人口明显下降,正常生活秩序严重受损,并对地中海和欧洲的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这次鼠疫引起的饥荒和内乱,使东罗马帝国元气大伤,走向崩溃。
本文网址: https://www.ntdtv.com/gb/2014/01/29/a10533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