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3年11月19日讯】三中全会闭门会议结束后,中共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也匆匆出炉。外界分析,农村问题其实是习近平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如何让地方诸侯放手农村土地权益,在此基础上让背负巨额债务的地方政府财政正常运转,并且推进农村人口城镇化。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包含60项改革任务。《纽约时报》11月18日的报导分析认为,农用土地权益、地方政府的税收和融资,以及许多地方政府长期面临的中央政府拨款不够用的问题可能成为最终取决中国经济的决定性因素。
《纽约时报》认为,习近平曾担任县级领导,由此熟悉农村情况;他在与前述改革目标相关的声明中说,农村发展所面临的阻碍是中国最大的问题之一。
三中全会后推出的所谓《决定》第6条29款提出仍然要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实质上,农村土地的控制权其实掌握在中共手中,官员有很大的权力来决定何时及按何种条件开发土地。
地方政府惯于在支付少量赔偿金的情况下拿走农民的土地,然后再把土地卖给开发商牟利,并且形成了对这种做法的依赖。通过这样做,中央政府不仅可以拿走大部分的收益,还可以给地方政府分配很多需要耗费资金的项目。
大陆《农产品市场周刊》网站负责人黄良天对《决定》提出的这一政策并不看好。他认为,只要坚持农村土地的集体所有制,就没有改革可言,中共掌权以后,一直用集体这个名义,将掠夺来的财产变成“党产”。黄良天表示:“现在农民从党里头承包土地,变成共产党把土地资源全给占了,它想给谁就给谁,给你多少年,就给多少年。”
黄良天指出,只有把本来属于农民的土地还给农民,实现土地私有化,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地方政府背巨额债务 不会轻易放弃垄断农村土地
据《纽约时报》报导,大陆地方官员表示,中央政府给地方的拨款不足。而各县市政府官员急于保障当地就业和加官进爵,经常以土地作为抵押换取建筑和商业工程所需的贷款或吸引投资者,由此欠下危险的债务。
中国国家审计机构最近一次估算地方政府债务的时间是2010年,所得数字是10.72万亿元,约合1.7万亿美元。《纽约时报》报导称,许多经济学家预计,最近用更广泛标准进行的审计将得出远高于此的估计数字。
有关专家解读新华社发布的习近平声明后认为,中央为了减少地方政府对土地改革的反对,土地改革给地方政府造成的收入损失,估计会从税收和支出制度改革中得到部分弥补。
但是,北京人民大学中国公共经济与治理研究中心主任陶然对《纽约时报》表示,许多地方官员依然会阻挠或设法规避减少土地收入的政策,因为官员不相信改革后的中央政府转移支付足以补偿收入损失。
人口城镇化依赖土地、户籍、财政变革
习近平还在新华社发布的声明中说,“城乡发展差距不断拉大趋势没有根本扭转。”
据外媒分析,让数千万农民融入城市是习近平和李克强政策的关键组成部分。然而,户籍限制,再加上不允许农村外来人口享受一些服务,比如医疗和学校。
江苏南京东南大学经济学家华生认为,如果不在土地政策、户籍制度和政府财政方面进行变革,很难推进人口城镇化。关键性的问题是需要一个解决土地财政症结的办法,如其不然,许多农民得到的补偿依然不足以让其安全融入城市生活。
有分析认为,如果中央政府放权给地方更大制定支出和税收的空间,或可以缓解地方财政失衡,但是同时也会削弱中央政府的权利,这是中共不愿看到的。